奏贬
太平天国降罚官员的制度。见“保升”。
太平天国降罚官员的制度。见“保升”。
满语官名。武职。汉译为“侍卫班领”。
官名。渤海国左六司仁部属官,位卿之下。
官署名。明成祖永乐五年(1407)置,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之一。属涿鹿监。设圉长一人,从九品,下分各群,设群长,掌牧养马匹、以备军需。十八年并入太仆寺。参见“涿鹿监”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(477—499)中尉无曾任此职,并为使持节、侍中、都督南征诸军事、征西大将军,是总率诸军讨伐青、徐等地的统帅。
官名。“大”通“太”,详见“太常”条。
官名。明朝苑马寺长官。一人,从三品。掌本寺所领六监二十四苑之马政,而听于兵部。
官署名。宋朝秘书省所属机构。掌祭祠所用祝文版。
官名。西魏,北周秋官府刑部中大夫方宪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即“兴圣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”。
宦官名。宋朝入内内侍省置,位在祗候高品上,为祗候班最高一阶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,改名祗候侍禁。宦官职名。宋入内内侍省置。政和二年(公元1112年)改名祗候侍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