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国子监主簿

国子监主簿

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 置,一员,管理本监庶务。唐朝国子监置一员,正八品,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 改为从七品下,掌印,勾督监事; 七学学生有不可教者,举免之。北宋仁宗景祐二年(1035)置,一员,以现任学官兼充或以京官、选人充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置一员,从八品,掌文簿以勾考其出纳。辽朝沿置。


官名。北齐置国子寺主簿,隋改为国子监主簿,员额一人。唐沿置,秩从七品下,员额同隋,掌印,勾督监事。宋初不设,景祐二年(公元1035年)因国子监房廊、殿宇、刻印书籍等杂事繁多,设主簿一人,由京朝官派充现任学官者兼任。后专设主簿一人,选差京官或选人,专管帐簿、勾考钱谷收支事务。元丰改制,本监仍置主簿一人,秩从八品。金不置,元改称国子监典簿,明清沿置,为国子监典簿厅的主官。参见“国子监典簿厅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掌果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务府掌仪司果房主官。康熙十六年(1677)设,二人。正九品。掌理供备祭祀、筵宴果品及供应内庭食用果品之事。下设司果执事十二人,分办各项事务。果房执事人员,清置,见“果房”。

  • 凌室

    汉朝宫中藏冰之室。西汉未央宫即有凌室。汉朝宫中藏冰之室称凌室。

  • 龙军详稳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,属北面军官。统领龙军。

  • 大单于四辅

    官名合称。十六国北燕置。冯跋以其太子冯永为大单于,置前、右、左、后四辅以协助处理军政事务。

  • 十二卫将军

    官名合称。隋炀帝大业三年 (607)始置,每卫各二人,从三品,为大将军副贰。唐朝沿置。宋朝为从四品,无定员,以宗室或武臣为之,皆空官无职掌; 南宋初多不除授,孝宗隆兴 (1163—1164) 中复置,

  • 司仆卿

    官名。即太仆卿,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改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名太仆卿。

  • 交涉员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时期因办理与外国交涉事务的需要,於各省省会设有“特派交涉员”,由外交部特派,承外交总长之命办理全省外交行政事务;各通商大埠,亦分设交涉员,称为“外交部某省某埠交涉员”。特派交涉员与各埠交

  • 侨工事务局

    官署名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北洋政府于民国六年(公元1917年)八月十四日对德、奥宣战,并着手召募和派遣大批华工赴欧,九月间成立侨工事务局,掌理侨工的召募和保护事项,设局长一人,委员六人,由国务总理在

  • 洛阳市长丞

    官名。东汉河南尹所属有洛阳市长及丞,掌洛阳商业贸易之事。三国魏及西晋沿置。

  • 北院林牙

    官名。辽朝北枢密院官员。在北院副承旨下,掌北枢密院文翰之事。官名,辽朝置,属北枢密院,掌修文告之事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一》。参看“北枢密院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