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四镇将军

四镇将军

四位将军的合称,即镇东将军、镇西将军、镇南将军、镇北将军。凡将军皆掌征伐。汉魏等置。见《通典·职官十一·四镇将军》。


镇东、镇南、镇西、镇北将军的合称。东汉末与三国时设置。镇东将军,东汉末曹操曾为之; 镇南将军,东汉末刘表曾为之,镇西将军,东汉初平三年(公元192年)韩遂曾任之;镇北将军始置于魏明帝太和中,刘靖与许允均曾为之。四镇将军三国魏秩第二品, 位次四征将军, 领兵与四征将军同,资深者为大将军;蜀吴亦均置之。晋与南北朝时四镇将军成为优礼大臣的虚号,晋制秩第三品,加“”字开府者秩第二品,为位从公;南朝宋时秩亦为三品,加“”字开府者亦为位从公;梁陈时四镇将军扩而为八镇将军,为重号将军,梁秩第二十二班,陈秩为二品,加“”字进秩一阶,优者加同三公。北魏、北齐亦置四镇将军,秩从二品, 用以褒赏勋庸,北魏时加“”者进秩为第二品。北周无四镇将军,其后亦无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右清纪郎

    官名。明洪武二十九年 (1396) 于詹事府置。一人,从八品。与左、右司直郎及左清纪郎共掌太子东宫弹劾、纠举之事。不常设。

  • 福建清吏司郎中

    官名。简称福建司郎中。① 明清户部福建清吏司之主官。掌司事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福建部郎中设,一人。南京户部福建清吏司亦设一人。皆正五品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设,汉郎中一人。满洲司官初不分

  • 居室令丞

    官名。居室是汉代宫内房屋的管理机构,武帝时改为保宫。居室设令及丞,掌管宫内房屋,也管理囚系在宫内房屋中的罪犯。

  • 贰令

    见“贰卿”。

  • 承御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侍卫皇帝左右,佩承御刀。其下设小承御大夫,小承御上士,承御中士,承御下士以佐其职。一说为正五命。

  • 大行台从事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大行台属官。《魏书·董绍传》: “(董)绍至长安,时尔朱天光为关右大行台,启绍为大行台从事、兼吏部尚书。”参见“大行台”。

  • 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使

    官名。见“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”。

  • 右拾遗

    官名。唐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始置,员二人,从八品上,属中书省,掌供奉讽谏。天授二年(691)增至五人,后除授渐滥,有“拾遗平斗量”之讥。宋初沿置,多别领中外职任,不专任谏职。太宗端拱元年(988)

  • 淮海津都尉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掌管淮海津,七品。晋朝沿置,七品。北魏称监淮海津都尉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是为从六品中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改为从九品上。西魏、北周称淮海都尉。官名,三国魏置,掌淮海津,晋沿置。北

  • 外城巡警总厅巡查所

    同“内城巡警总厅巡查所”,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