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卫尉寺

卫尉寺

官署名。北齐始置,为九寺之一。主管宫殿、京城诸门禁卫,武器及宫廷仪仗库藏。设卿、少卿、丞各一员,属官有功曹、五官、主簿、录事等。辖城门寺及公车、武库、卫士三署。隋文帝开皇三年(583)罢,其职分隶太常寺、尚书省。十二年复置,宫门禁卫划属左、右监门,本寺唯掌武器、仪仗的库藏、供应,政令仰承兵部。辖公车、武库、守宫三署。炀帝增置少卿为二员。唐、五代因之,罢公车署,增武器署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名司卫寺,咸亨元年(670)复故,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又改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再复。北宋初,凡武库、武器收藏并归内库及军器库,以他官及内侍典领; 守宫之仪仗帐幕归仪鸾司,本寺无具体职掌,卿、少卿、丞皆为寄禄官,另置判寺事一人,以郎官以上充任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始恢复职掌,管理仪卫兵械、甲胄之验收、出纳,宫廷仪仗、帐幕之供应。岁终上计帐于兵部。置卿、少卿各一员为长贰,丞、主簿各一员。辖内弓箭库、南外库、军器弓枪库、军器弩剑箭库、仪鸾司、军器什物库、宣德楼什物库、左右金吾街司、左右金吾仪司、六军仪仗司等署。南宋高宗建炎三年(1129),并入兵部。辽朝南面官署有之,后不复置。


1、官署名,汉置,为卫尉的官署,在宫内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:“卫尉,秦官,掌宫门屯卫兵。”师古注说:“《汉旧仪》云,卫尉寺在宫内。胡广云,主宫阙之门内卫士,于周垣下为区庐。区庐者,若今之仗宿屋矣。”仗:通帐。区:小屋。区庐:卫士值班住的简陋小屋。

2、北齐置,为九寺之一,掌管宫殿、京城诸门禁卫、武器及宫廷仪仗库藏。其长官称卿,副为少卿,属官有卫尉丞、功曹、主簿、录事、城门校尉、公车署令、武库署令、卫士令。隋初罢,后复置,但只掌武器、仪仗的库藏和供应。辖公车、武库、守宫三署。唐朝时置时废。北宋初武器收藏并归内库及军器库,以他官及内侍典领,守宫所掌的仪仗帷幕归仪鸾司,本寺无具体职事,卿、少卿、丞皆为寄禄官,另置判寺一人,掌管寺务;神宗元丰年间复置,仍不掌卫兵,只掌管兵器、甲胄、仪仗、帷幕的供应之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土都司

    官名。清朝土官名号之一。武职。四川、云南等省设有。正四品。管所辖之兵士,受地方武官约束。世袭,其承袭事隶兵部。详“土官”。土兵官名。清制,四川省置一人,驻越嵩厅松林地; 云南省置一人,驻镇边府大雅口。

  • 一等书记官

    官名。①清末外务部之职官,为出使大臣之属官。光绪二年(1876) 始设书记官,后分为一等、二等,一等从五品。三十二年定制,每使馆设一名,奏补。掌使馆文牍。②清末新陆军职官。光绪三十年 (1904) 定

  • 西夏中兴河州等处军民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正三品,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。置司河州 (今甘肃临夏)。设达鲁花赤、总管、同知、治中各一员。下辖税务提领及宁河县官脱脱禾孙、弓甲匠达鲁花赤等官。

  • 上军将军

    官名。西晋王国置。其中大国领兵千五百人,次国领兵二千人。南朝宋、齐沿置。

  • 南寺北寺收支诸物库提领

    官名。元至治元年(公元1321年)以建寿安山寺始置南寺北寺收支诸物库,秩从七品;属大都留守司,设提领一人为主官,下设大使、副使、司库等。

  • 印务笔帖式

    官名。清置于八旗都统衙门,于监生、甲兵内选充,掌文书档案等事务。

  • 郡王

    爵名。隋朝始置。位在王下,从一品。唐定以封皇太子之子及异姓功臣,为九等爵第二等。从一品。唐五代后,分封甚滥。宋朝定为十二等爵第三等,位在嗣王下,国公上。辽亦置,有中山郡王、广平郡王等名目,均以封皇室子

  • 内奏事处

    见“奏事处”。

  • 太子左户将

    官名,为太子属官,掌左户直郎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
  • ①官名。战国时秦国有里典,为一里之长,简称典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秦律杂抄》: “匿敖童,及占(癃)不审, 典、 老赎耐。 ”②宋朝吏职名。 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前,御药院、内衣物库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