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官制用语,即罢免官员职务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遂免丞相勃,遣就国。”北魏免官者三年后降一阶叙用; 才优擢受者,不拘此限。后世沿用,制度或有不同。


免去官职。(1)任满免职。官员任满,免去原职,另任他职,此种免职,不含惩罚意味。(2)惩戒型免职。凡官员在职无政绩,或能力太差不能继续担任原职者, 则免去其职。此种免职,含有惩戒之意。唐制,免官者须三年后始得录用, 再用时降原有官品二级。(3)连坐型免职。凡官员因察举不实,或因亲友犯法而被免官者,属于连坐型免职,史书中多称之为“坐免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史少监

    官名。隋唐置,见“太史监”。

  • 斋郎

    官名。掌郊庙祭祀杂役。三国魏置,隶太常属官太庙令,八品。两晋、南朝沿之。北魏分太常斋郎与祀官斋郎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前者为从七品中,后者九品中。唐朝太常寺置太庙斋郎(后归宗正寺)一百三十人,

  • 上林署令

    官名。见“上林令”。

  • 符史郎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七品下。

  • 中部

    官署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恩幸传》: “(王袭)年十四,以父任擢为中散,仍总中部。”设中部令、中部大夫、中部给事中等官。一说即“殿中曹”之异称。

  • 汾祠署

    官署名。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(733)始置于太常寺,掌享祭洒扫之制,长官汾祠令一员,次官令一员,另有庙干二员。

  • 水部曹郎中

    官名。北齐都官尚书所属有水部曹,“掌舟船、津梁、公私水事”,以郎中一人为主官。见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。

  • 镇狱队尉

    北魏镇府僚属。《北齐书·神武帝纪》记北魏时神武帝皇考树不事家业。“及神武生而皇妣韩氏殂,养于同产姊婿镇狱队尉景家。”

  • 郡斋帅

    郡门下吏名。见“州斋帅”。

  • 都大堤举茶马

    见“都大提举茶马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