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昌桥
在今江西临川市东门外,跨抚河上。始建于南宋乾道元年(1165),是一座石桥。嘉泰中重建。明嘉靖年间再次重建。
在今江西临川市东门外,跨抚河上。始建于南宋乾道元年(1165),是一座石桥。嘉泰中重建。明嘉靖年间再次重建。
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瑞州路置,治所在高安县 (今江西高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高安、宜丰、上高等市县地。1912年废。有织绫、造纸等手工业。明中叶陈福一等领导的华林军于此起义。明洪武二年(136
①商代都城。传有三亳: (1) 南亳,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,相传汤曾居此。(2) 北亳,在今河南商丘县北,相传诸侯于此拥戴商汤为盟主。(3) 西亳,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尸乡沟一带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自契至
北宋置,属麻城县。即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岐亭镇。在湖北省麻城市西南部。面积87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岐亭,人口 2320。传一岐姓人在此建亭经商,故名。南朝齐、梁岐亭为县治,明嘉靖五年(15
又作暨。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北。《春秋》: 庄公九年 (前685),“公及齐大夫盟于蔇”。杜注: “蔇,鲁地。琅邪缯县北有蔇亭。” 《公羊传》作 “暨”。古邑名。又作暨。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苍
即今四川平昌县南长垭乡。民国《巴中县志》第一编:东南“长垭场,二百二十里”。
唐代“河蛮”所筑,南诏重加修筑,为大厘赕治所。在今云南大理市北六十里喜洲镇。唐樊绰《蛮书》卷5:“大厘城南去阳苴咩四十里,北去龙口城二十五里,邑居人户尤众。咩罗皮多在此城。并阳苴咩并邆川,今并南诏往来
东汉顺帝刘保的陵墓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三十里铺一带。《后汉书·冲帝纪》:建康元年 (144),“九月丙午,葬孝顺皇帝于宪陵,庙曰敬宗”。同书 《礼仪志》 注引 《古今注》: 顺帝宪陵 “山
在今广西藤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藤县:白藤岭在“县西南百里。峻拔侵云,路通容县。多产白藤,县以此名”。
《水经·湘水注》:湘、资、澧、沅四水,“同注洞庭,北会大江,名之五渚”。《水经注疏》:“谓湘、资、沅、澧四水,自南而入,大江自北而过,洞庭潴其间,谓之五渚也。”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汉中之甲,乘舟出于
又作格连窝集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左岸格林河上游。清齐召南 《水道提纲》 卷24: “格林河源出格林窝集,在乞母泥窝集之北三百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