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右城
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0大乡县:“齐右城,在县(治今永顺县东南志司城)东二百一十二里。秦时武安君所筑。”
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0大乡县:“齐右城,在县(治今永顺县东南志司城)东二百一十二里。秦时武安君所筑。”
即太行山。在今山西东部与河北接界处。《淮南子·汜论训》:“武王欲筑宫于五行之山。”东汉高诱注:“五行山,今太行山也,在河内野王县北上党关也。”
①即今广西灵川县西北甘棠河。《寰宇记》卷162临桂县:甘水“在灵川县北三十里。其源出融州北界潭洞涓流,引派百余里,经灵川县西南,穿过大山下,萦回五百余步,江阔十丈,深一丈,东流经甘棠驿南,而东注漓水。
即今河北涉县北偏城。1939—1949年晋冀鲁豫边区置偏城县治此。在河北省涉县北部。面积132.8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偏城,人口1980。原村周边墙坚固若城,又处偏僻,故名。1956年
即今云南梁河县西南罗卜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9南甸宣抚司: 罗卜思庄 “在司南七十里。正统七年王骥讨麓川叛目,自腾冲出南甸,进至罗卜思庄。又万历三年木邦酋罕拔导缅兵,又合陇川叛目岳凤兵,袭陷干崖,干
即今江苏六合县西北竹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府六合县:竹镇,“《志》云:宋设巡司及税务于此”。原名竹墩镇,以宋庙讳改名。
西汉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西呈孟乡。《汉书·外戚恩泽侯表》:地节三年(前67)宣帝封后父许广汉为“平恩戴侯”。东汉改为平恩县。西汉宣帝时封许广汉置,治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南西呈孟。东汉改为平恩
元置,在今山西忻州市北。明改为九原驿。明置,在今山西省忻州市北。明洪武中改为马驿,清称九原驿。
即今广西西南之左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太平府崇善县: “南有府前江,即丽江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卷85太平府: 府前江 “绕府城东、南、西三面。发源广源州,合七源州水,历龙州、下思明,会崇善县水,流至府前
明洪武四年(1371)改沐川长官司置,属马湖府。治所即今四川沐川县。寻废,复置沐川长官司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改元沐川长官司置,治今四川省沐川县。属马湖府。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省沐川县及其附近一带。后
在今湖北保康县北。清溪河注入南河处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 洞庭庙店 “在保康县东北四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