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龙

黄龙

边塞名。在今辽宁开原市西北。《新唐书·契丹传》: “魏青龙中,部酋比能稍桀骜,为幽州刺史王雄所杀,众遂微,逃潢水之南、黄龙之北。” 即此。


(1)景区名。在四川省松潘县境内,濒岷山山脉南段。风景区由黄龙景区和牟尼沟景区两部分组成,面积约700平方千米。地表钙华是黄龙景观的最大特色,巨大的规模、众多的形态,为世所罕见。这些钙华景观,特别是钙华彩池和钙华滩,在高山、峡谷、雪峰、瀑布、湖泊、林海的交织衬托下,展示出一幅幅神奇虚若碧海。前后寺间,大小水池层叠,数以千计,状若梯湖,水色斑斓,蔚为奇幻的画卷,塑造了奇、雄、峻、野的特异景色。主景区黄龙沟,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,长3.6千米,宽30~170米,呈宽谷形。从入口处的涪原桥至沟顶的浴玉池,海拔在3160~3574米之间,地表为一层厚厚的浅黄色钙华所覆盖,在日光照射下,宛若一条金黄色巨龙,蜿蜒奔腾于苍茫林海之间,黄龙之名由此而得。沟内各种类型的钙华景观:钙华池、钙华滩、钙华瀑布、钙华洞穴、钙华堤等比比皆是。其中最为出色的是大大小小形态各异、五光十色的钙华彩池。池共八群,达3400余个。它们如明镜,似玉盘,似翡翠,似彩碟,色彩之绚丽,宛若天琢,令人惊叹。身临其境,似入瑶池仙宫。为黄龙寺—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主要组成部分;并为世界自然遗产,已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被列入国际“人与生物圈”自然保护区网。(2)古地名。在今辽宁省开原市西北。《新唐书·契丹传》:魏青龙中,契丹余部“逃潢水之南、黄龙之北”,即此。(3)集镇名。(1)在湖北省赤壁市中北部。属赤马港街道办事处。人口1000。为原黄龙镇人民政府驻地。传古有恶龙作害,被勇士陆溪腰斩,龙体化为黄龙山,镇因此得名。地处半山区。主产稻、油料作物等,盛产茶、麻。煤、河沙储量丰富。有制茶、建材、制鞋等厂。有公路通蒲圻。古迹有太平洞。(2)在海南省临高县西北部。属调楼镇。人口 2800。 黄姓始祖于元代从福建莆田县甘蔗村迁此,因村旁黄色沙滩形似蛟龙,故名。村西南为黄龙港。渔业为主。产红鱼、马鲛鱼、石斑鱼、虾、墨鱼等,特产鱿鱼。有公路通和新公路。

黄龙景区示意图


猜你喜欢

  • 鹿洞堡

    在今四川南川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南川县: 鹿洞堡在 “县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雄边寨

    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小西坪山下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荣经县: 雄边寨 “在县西北。中有讲武堂,宋淳熙间创屯营于此”。

  • 甾川国

    一作菑川国。西汉文帝十六年 (前164)分临淄郡置,封齐悼王子贤为菑川王,都剧 (今山东寿光市南三十里)。东汉并入北海国。又称菑川国。汉文帝十六年(前164年)分临淄郡东部置,以封悼王子贤,治剧县(今

  • 赵堡镇

    即今河南温县东北赵堡镇。《清一统志·怀庆府二》: 赵堡镇 “在温县东北十五里”。在河南省温县东部。面积51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赵堡,人口 6700。春秋时晋将赵洁在此筑堡镇守黄河渡口,

  • 望夷宫

    战国秦筑,在今陕西泾阳县东南、泾水南岸余家堡东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 二世三年 (前207),“二世梦白虎啮其左骖马,杀之,心不乐,怪问占梦。卜曰: ‘泾水为崇’。二世乃斋于望夷之宫,欲祠泾,沈四白

  • 马蹄湖

    在今湖北蒲圻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一》 “龙坑湖”条下:“又(蒲圻)县西六十里,有马蹄湖、沧湖,俱流出通新溪河。”

  • 孟海城

    在今山东定陶县东北三十里孟海乡。《寰宇记》 卷13定陶县: 孟海城,“ (隋) 孟海公陷曹州筑此南北二城”。

  • 唐城

    ①在今山西太原市北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唐叔子燮,是为晋侯。” 《正义》 引《括地志》:“故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。《城记》 云尧筑也。徐才 《宗国都城记》 云: ‘……唐者,即燮父所徙之处,其城南半

  • 临江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浦城县。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南四十里临江镇。②北宋置,属富顺监。即今四川自贡市东南沿滩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7富顺监: 临江在 “监西五十里”。③元至元中改垫江县置,属丰都县。即今四川垫江县,

  • 新化县

    ①南齐置,属安蛮左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北。梁为安蛮郡治。北周废。②西魏改安化县置,属随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南光化铺乡。北周改为光化县。③隋开皇十七年 (597) 改宋广县置,属安州。治所在今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