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埠镇

黄埠镇

即今河南上蔡县西南黄埠镇。清康熙《上蔡县志》 卷2 《集镇》: “黄埠镇,城西南二十五里。”


(1)在江西省上犹县东南部。面积74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埠圩,人口1440。镇以黄沙、埠前两村名之首字得名。1950年属黄沙、东塘、太平等五乡,1958年属城关公社。1961年析设黄沙公社,1983年改黄埠公社,1984年改乡,2001年设镇。产甘蔗、红瓜子、茶叶。有农机、砖瓦、酱菜加工等厂。赣丰公路经此。(2)在河南省上蔡县西南部。面积72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埠,人口6050。明代黄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,开店经商,后形成商埠,故名。1932年置镇,1942年改乡,1949年建区,1956年复乡。1959年改公社,1984年再复乡,1988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等。有机械、水泥预制件、面粉等厂。周遂公路经此。(3)在广东省惠东县南部,南临考洲洋,西连红海湾。面积48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公顶,人口5780。历为商贾货物集散之地,黄埠即“中心埠头”之意。1961年析吉隆公社置黄埠公社,1963年复并入吉隆公社。1965年再析置黄埠公社,1983年改区,1986年改镇。主产稻、甘薯。有海水养殖及捕捞业,产对虾、蟹、乌头鱼。有制鞋业。有公路接324国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平店

    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太平店镇。清属谷城县,设巡司于此。

  • 大犹山

    在今江西上犹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上犹县:大犹山在“县北二十五里。亦名犹石嶂。耸拔中峙,群山拱揖其旁。上有月岩。又有龙池,深不可测”。

  • 泗水国

    西汉元鼎四年 (前113) 分东海郡地置,治所在凌县 (今江苏宿迁市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泗阳、淮阴及宿迁东南部地。东汉建武十三年 (37)废。西汉元鼎四年(前113年)分东海郡三万户置,封常山宪王子

  • 齐熙县

    南齐置,为齐熙郡治。治所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义熙县。古县名。南朝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。为齐熙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为义熙县。

  • 仇池山

    一名瞿堆,又名百顷山。在今甘肃西和县南洛峪,为杨氐根据地。《三秦记》:“本名仇维山,上有池,故曰仇池山。”《水经·漾水注》:汉水“屈径瞿堆南。绝壁峭峙,孤险云高,望之形若覆唾壶,高二十余里,羊肠蟠道三

  • 夏浦涧

    在今安徽泾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宁国府》:夏浦涧 “在泾县西。源出青阳县界,东流经蓝山,至落星潭入赏溪”。

  • 平泉山

    一名石城山。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7:平泉县“有平泉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5简州:石城山,“《皇朝郡县志》云:一名平泉山”。

  • 章乡侯国

    本作童乡。西汉置,属勃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乐陵市西北。东汉废。《寰宇记》 卷65饶安县“章乡” 条下引 《十三州志》 云: “童即章字相类。章乡盖在饶安县东南二十里童乡亭。”

  • 呜咽泉

    在今陕西绥德县东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绥德州》:“《名山记》,相传秦扶苏赐死处。”唐胡曾《杀子谷》诗:“至今谷口声呜咽,犹似秦人恨李斯。”

  • 广吴河

    即新兴川。今为甘肃漳县、岷县、武山三县境之榜沙河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》:新兴川水“又广吴河在宁远县西二十五里。自漳县东北流经广吴山下,又东北合漳水入渭。……(按)广吴河,即古新兴水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