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岭
在今广东阳东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阳江县: 高岭在 “县北六十里。有石洞,洞门迂曲,仅容一人,内宽广容千人,泉出其下,响如鸣珂。昔人避贼于此,贼不敢犯。其中又有一洞,石壁峭削,不可上下,乡人名铁城”。
在今广东阳东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阳江县: 高岭在 “县北六十里。有石洞,洞门迂曲,仅容一人,内宽广容千人,泉出其下,响如鸣珂。昔人避贼于此,贼不敢犯。其中又有一洞,石壁峭削,不可上下,乡人名铁城”。
在今新疆吐鲁番县西南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吐鲁番》:布干“在安济彦西南三十里。有城,周二里许。有泉,名哈毕尔噶”。
即今河北辛集市西南十八里木丘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束鹿县图:西南有木丘。
自永吉省吉林县(今吉林市)至敦化(今敦化市)。全长210.5公里。1926年动工修建,1928年建成通车。今为长图线的一段。
唐置,在今河北沧县东南旧州镇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大和二年(828),“易定节度使柳公济奏:攻李同捷坚固寨,拔之”。胡三省注:“同捷筑寨于沧州西,以抗官军,以坚固为名。”在今河北省沧县东南东关西。《资治
唐安西都护府地。在今新疆温宿县东(一说即今拜城县)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引贾耽《四夷路程》:“俱毗罗城又六十里至阿悉言城。”
在民国间设,属冀县。即今河北冀州市南李瓦窑乡。在江苏省新沂市西北部。面积55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瓦窑,人口4800。相传清乾隆年间,曾在此建窑烧砖瓦盖侍卫府,故名。1949年为瓦窑区,
①在今浙江萧山市西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会稽郡余暨县: “萧山,潘水所出,东入海。”萧山县以此得名。②在今河南内乡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1内乡县 “熊耳山” 条下: “萧山在县东二十五里。上有萧王庙。
①三国吴赤乌八年(245)分乌伤县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即今浙江永康市。宝鼎元年(266)后属东阳郡。南朝陈属金华郡。隋属东阳郡,隋末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置缙云县,八年(625)复名永康县,属婺州。元
又作募莱。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北四十四里募乃。明代属孟连宣抚司。明谢肇淛 《滇略》 卷3: “孟连所属内有孟乃场矿出银,世专其利,以致殷富。”
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五十里凫山之阳。《新定九域志》卷1:单州有伏羲冢。《清一统志·济宁州》:“伏羲陵在河南陈州府淮宁县。《旧志》沿《明统志》载入此,未免附会,姑存俟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