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香泉镇

香泉镇

①即今江苏江浦县西北汤泉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0江宁府江浦县 “高望镇” 条下: “县西三十里有香泉镇,以近汤泉而名。《志》 云: 泉在镇西南五里。本名汤泉,明初赐名香泉。”

②即今陕西宝鸡县西香泉镇。明成化十四年(1478) 置巡司于此。清裁。


(1)在安徽省和县北部。面积103.35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香泉,人口2170。因本地有硫黄味的温泉,其泉有灌溉农田、洗衣、洗澡、治皮肤病之利,故有人美其名曰“香泉”,又叫“太子汤”。据说:南北朝时,梁朝的昭明太子在香泉住过,又说他身患疥疮,在这里洗澡治病,后人为纪念太子,又把香泉叫做“太子汤”。香泉街原叫平病镇,曾改为建德镇,民国时改为香泉。解放初设香泉乡。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。1992年孙堡乡并入。2001年改置香泉镇。主产稻、油菜籽、小麦。有砖瓦、水泥、禽蛋加工等厂。全和、乌西公路交会于此。(2)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部。面积200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香泉镇,人口1350。镇以驻地名。北魏为南由县治,唐元和三年(808年)废。北宋开宝二年至蒙古至元七年(969—1270)为陇安县治。明已称香泉。1951年设香泉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7年设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等。有大理石加工厂。汽车通宝鸡市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问道宫

    在今甘肃平凉市西二十里崆峒山麓,泾水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8平凉县:崆峒山“下有问道宫,亦以黄帝问道广成子而名,历代皆修葺焉”。

  • 绿绕亭

    在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 (岩前镇)) 西三十八里西溪南村。为过街亭。始建于元天顺元年(1328)。明景泰七年 (1456) 重建。亭梁枋上刻有题铭: “景泰七年岁次丙子十一月十八日甲申吉辰重建绿绕亭,以

  • 城门岭

    在今浙江台州市 (椒江区) 椒江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临海县: 城门岭 “当 (海门) 卫城北,亦峙椒江南岸,稍东北即前千户所城也,由此达仙居、走温州,为所境之险”。

  • 淘麓

    亦作淘鹿。即今辽宁西丰县 (西丰镇)。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于此置西丰县。

  • 椒园堡

    明置,属茂州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二十里渭门乡 (椒园堡)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茂州: 椒园堡在 “州北二十里。稍西曰长安堡”。

  • 庆陵

    ①唐懿宗母晁太后的陵墓,在今陕西咸阳市东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1:“懿宗母元昭晁太后庆陵在(万年)县东二十五里。”②五代周世宗柴荣之陵。在今河南新郑市北。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世宗纪》:显德六年(959)

  • 大城

    在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义熙六年(410),夏赫连勃勃败后秦将姚寿都于清水城,“略阳太守姚寿都弃城走,勃勃徙其民万六千户于大城”,即此。

  • 白荆堤

   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巴陵县“偃虬堤”条下:“又白荆堤,在府东南十里。与㴩湖相近。”

  • 柴棚镇

    在今江西都昌县东南柴棚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康府都昌县: 柴棚镇在 “县东南七十里鄱阳湖中。今有柴棚司。明初与陈友谅相持于鄱阳湖,既而明师自婴子口移泊柴棚是也”。古镇名。元置,在今江西省都昌县东南。属

  • 威虎堡

    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: 威虎堡 “嘉靖二十三年筑,万历九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,分边十里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