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顿丘县

顿丘县

①西汉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南。西晋为顿丘郡治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六年 (586)复置,属魏州。大业初属武阳郡。唐为澶州治。五代晋天福三年 (938) 移治德胜城 (今河南濮阳县东南五里)。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废。

②东晋侨置,属秦郡。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。南朝宋为新昌郡治。隋开皇初改为新昌县。

③北魏太和十八年 (494) 置,属汲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浚县西北。后属黎阳郡。东魏天平中废。

④南朝宋侨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东顿丘附近。北魏属东魏郡。北齐废。

⑤南朝宋侨置,属阳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兖州市西北。北魏属东阳平郡。北齐废。

⑥南朝梁侨置,为睢州南济阴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,北齐废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清丰县西南。属东郡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元光三年(前132年),“春,河水徙,从顿丘东南流入渤海”,即此。北齐废。隋开皇间复置,治所屡有迁徙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废入清丰县。(2)东晋侨置,治今安徽省滁州市。属秦郡。南朝宋元徽元年(473年)改属新昌郡。南北朝为新昌郡治所;北齐天保后又为南谯州(南朝陈为谯州)治所。隋开皇初改名新昌县。(3)南朝宋时侨置,治今山东省济南市东。属齐州。北魏后废。(2)旧县名。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设。1941年由河南省濮阳县北部、清丰县西南部析置。以古邑名及西汉顿丘县名而名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撤销,仍归各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土岭隘

    在今广东乐昌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乐昌县: 黄土岭隘 “在县东三十里,路通仁化县”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 黄土岭隘,“明初置高胜巡司防守,万历中裁”。

  • 清梁城

    即清凉城。在今河北清苑县东南清凉城村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永和六年 (350),前燕慕容㑺伐后赵, “击邓恒于鲁口, 军至清梁”, 即此。即“清凉城”。

  • 同官银场

    北宋置,属桂阳县。在今广东连州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连州直隶州》:银场“一在州南同官峡”。在今广东省连州市东南。北宋属桂阳县。

  • 白沙县

    ①唐武德元年(618)置,属南丰州。治所在今湖北郧县、郧西县境。八年(625)废。②1936年由琼山、定安、儋县、陵水、崖县、感恩等县析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在牙叉(今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)。白沙之名源于

  • 木桉州

    元置,治所在今云南鹤庆县境。明初废。

  • 东良河

    即今山东招远市之界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招远县“原疃河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东良河源出莱阳县(今莱阳市)西北八十里之芝山,流入界。又平南河出莱阳县西北七十里至下山,北流七十里,合东良河,与原疃河并流入海

  • 关洲

    ①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南四十五里淮河中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淮中有洲,俗号关洲。”即此。②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枝江县“芦洲”条下:“漷洲之下曰关洲,约广三十余里。利种柿,多民居。”

  • 河栏沟

    即今辽宁辽阳县东南河栏镇。民国 《辽阳县志》 卷4: 河栏沟 “距城三十里”。

  • 氐置水

    即今甘肃敦煌市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党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龙勒县:“氐置水出南羌中,东北入泽,溉民田。”

  • 香炉囤

    在今贵州石阡县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石阡府: 香炉囤 “平地高二十丈,可容五百人,避苗 ‘寇’ 者,倚此为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