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静宁县

静宁县

①1913年降静宁州置,属甘肃泾原道。治所即今甘肃静宁县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

②1940年冬晋绥边区由静乐县析置,治杜家村(今山西静乐县东北杜家村镇)。1945年9月撤销,并入静乐县。


(1)旧县名。晋绥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山西省静乐县析置,治杜家村(今静乐县杜家村镇)。1945年撤销,并入静乐县。(2)今县名。在甘肃省东部、葫芦河上游,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。属平凉市。面积2192平方千米。人口46.7万。辖3镇、2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北宋元祐八年(1093年)于今址置陇干县,属德顺军。金属德顺州。元省县入州,改德顺州为静宁州,取“平静安宁”之意命名。1913年降州为静宁县,属泾原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1949年属定西专区。1950年属平凉专区。1969年属平凉地区。2002年属平凉市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梁峁丘陵沟壑区。葫芦河纵贯东部。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马铃薯、油料作物等。工业以建筑、化工、火柴、地毯、食品、印刷为主。特产静宁烧鸡。312国道及静秦、静庄公路经县境。古迹有庙儿坪马家窑文化遗址,成纪古城,战国秦长城遗址,汉薪寺墓群,明、清文庙建筑群等。界石铺庆胜楼为中国工农红军一、二方面军征途中会师之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碧甲

    在今广东惠东县东南,平海镇东。明、清置碧甲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归善县: 碧甲巡司 “在府东南百八十里海滨,正统八年置”。在今广东省惠东县东南平海西海滨。明正统八年(1443年)于此置

  • 忠臣岭

    旧名南岭。在今广东紫金县东南南岭一带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 “南岭在永安县东南九十里。……宋末,文天祥收散卒,自开麖嶂徙屯于此,后人呼为忠臣岭。天祥手植桂犹存。”即今广东省紫金县东南南岭。元至元十四

  • 硖州

    一作峡州。北周改拓州置,治所在夷陵县(今湖北宜昌市西北)。隋大业初改为夷陵郡。唐初复为峡州。贞观九年 (635) 移治步阐垒 (今宜昌市)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夷陵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

  • 琼布拉克鲁

    在今西藏丁青县西北额巴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清 《西藏图考》 卷5: “琼布拉克鲁族,百户一员,住牧鄂江地方。”

  • 罗阿县

    南朝梁、陈间置,属南合州。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境。隋大业初废入海康县。

  • 巫山县

    隋开皇三年(583)改巫县置,属信州。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巫山县:“隋加‘山’字, 以巫山硖为名。”大业初属巴东郡。唐属夔州。《新五代史·前蜀世家》:永平四年(914),“荆南高季

  • 玛库雅

    即玛枯雅尔。在今新疆墨玉县西北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4和阗县:玛库雅在“城西北九十里”。

  • 安西人西域道

    唐时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道路名。附见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,系根据贾耽所记从边州入四夷道路转载。所言入西域道,除在今新疆境内的若干支线外,其主要干线有二:(1)为由焉耆(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)至安西(

  • 三河戍

    唐置,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南五十余里三河乡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睦州“有三河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严州府:三河关“在府(治今梅城镇)南四十里。有三河渡,即东阳江渡口也。唐置三河戍于此”。唐置,在今浙江省

  • 候城县

    西汉置,属辽东郡。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东南二十里古城子乡。东汉改属玄菟郡。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辽宁省沈阳市东南古城子,一说即今沈阳市旧城区。为辽东郡中部都尉治。东汉永初元年(107年)改属玄菟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