雩都峡
在今江西于都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赣州府雩都县: 雩都峡在 “县西北五十里。峡长而险,前临大江,岩壁陡绝,约二十余里,为县之噤喉。《志》 云,峡中有米沙洲,长二百余丈,其沙三角,与常沙异,色最白,人视其厚薄以占米价”。
在今江西于都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赣州府雩都县: 雩都峡在 “县西北五十里。峡长而险,前临大江,岩壁陡绝,约二十余里,为县之噤喉。《志》 云,峡中有米沙洲,长二百余丈,其沙三角,与常沙异,色最白,人视其厚薄以占米价”。
在今湖南平江县东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平江县:石牛山,“山多岑石,其状类牛。又有大寨石,大者可容万人,小者容千人。井泉饶给,可以避寇”。在福建省德化县东部、大樟溪上游以东。属戴云山。海拔 1782
即今台湾省台南县治。为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屯垦营盘的所在地。初置于盐水镇南约四里,后迁于此。故初置之地称旧营,此地称为新营。1945年台南县迁治于此。1950年置新营镇。1981年升为县辖市。集镇名。在江
在今浙江黄岩市西。明万历《黄岩县志》卷1:乌岩市“在县西四十五里”。1931年置乌岩镇。1964年没入长潭水库中。
在今浙江永康市西北。永康溪支流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93永康县:大铜川“在县西北十七里。或谓之大桐溪,有小铜川流合焉,入于永康溪”。
①十六国前燕建熙六年 (365) 置,治所在金墉城 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角)。前秦改为豫州。②十六国前秦初置,治所在宜阳县 (今河南宜阳县西)。苻坚时移治陕县 (今河南陕县)。灭燕后,又移治
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 改遂宁府置,属潼川州。治所在小溪县 (今四川遂宁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遂宁、蓬溪、潼南、安岳、乐至等市县地。明洪武初废小溪县入州,九年 (1376) 降为遂宁县。元至元二十年
西魏恭帝时置,属眉州。治所在青衣县(今四川青神县南二十里瑞峰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青神县地。北周改为青神郡。
唐南诏置,属开南节度。在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七十六里整董。南诏后期属银生节度。宋大理废。唐贞元十年(794年)南诏置,在今云南省勐腊县北境。属银生节度。
东魏武定六年 (548) 改沛郡置,治所在斛城县 (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八十二里解集)。辖境相当今宿州市。北齐移治符离县 (今安徽宿州市东北三十八里灰古镇)。隋开皇初废。东魏武定六年(548年)置,治斛城
①秦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浙江安吉县北安城镇古城。后为鄣郡治。西汉元狩二年 (前121)改故鄣县。②东汉置,属陇西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漳县西南五里。《水经· 渭水注》: “新兴川东北至鄣县南,永元元年封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