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雁门郡

雁门郡

战国赵武灵王置,秦、西汉治所在善无县 (今山西右玉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曲、五寨、宁武等县以北,恒山以西,内蒙古黄旗海、岱海以南地。东汉移治阴馆县 (今山西朔州市东南五十五里夏关城)。三国魏移治广武县 (今代县西南十里古城)。北魏属司州,太和中改属肆州,后周大象初改代州为雁门郡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三年(607) 复改代州为雁门郡,治所在雁门县 (今代县)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改代州,天宝元年(742) 又改为雁门郡,辖境已缩小到今山西代县、繁峙、原平、五台等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为代州。


战国赵武灵王置。秦、西汉治善无县(今山西右玉县南)。辖境约当今山西省河曲、五寨、宁武等以北,恒山以西,内蒙古自治区黄旗海、岱海以南地。东汉移治阴馆县(今山西朔州市东南),三国魏移治广武县(今代县西)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初改代州为雁门郡,治所在雁门县(即今代县)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改为代州,天宝初又改为雁门郡,乾元初又复改为代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兰县

    ①北周置,属平高郡。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(一说在今会宁县西北)。后废。②唐武德九年(626)置,属会州。因乌兰山得名。治所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(一说在今会宁县西北)。唐末废。(1)古县名。北周武帝置,

  • 山溪河

    即今湖北阳新县西三溪河。为长河(富水)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兴国州:山溪河“在州西八十里。又茅田河在州西南九十里。皆汇诸山之水,注于长河”。

  • 珠崖郡

    一作朱厓郡。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置,治所在瞫都县 (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三十里)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 注: “应劭曰: ‘二郡 (指珠厓、儋耳) 在大海中崖岸之边,出真珠,故曰珠厓。”辖境相当今海南

  • 胥浦县

    ①西汉置,为九真郡治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东山县阳舍村。南朝宋属九真郡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为胥州治。九年 (626) 属南陵州,天宝中废。②南朝梁置,属吴郡。治所在今上海市金山县西南胥浦塘。寻省。

  • 边孝村

    在今河南开封市北十五里。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光启三年(887)五月,“郓、兖、汴三镇之师大破蔡贼于边孝村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北。唐光启三年(887年),朱全忠以四镇兵,于此攻秦宗权,大破之。

  • 都濡县

    唐贞观二十年 (646) 析盈隆县置,属黔州。治所即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治都濡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30都濡县: “以县西北六十里有都濡水为名也。” 北宋嘉祐八年 (1063) 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二

  • 南隰州

    金天会六年 (1128) 改隰州置,治所在隰川县 (今山西隰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隰县、石楼、永和、蒲县、大宁等县地。天德三年 (1151) 复改隰州。金天会六年(1128年)改隰州置,治隰川县(今山西

  • 大历

    即今福建南平市西北大力口。宋淳祐中置巡司于此。清初废。

  • 昌化州

    即昌明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、甘洛县境。

  • 卧龙番南宁州安抚司

    元置,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十五里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改置卧龙番长官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