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隆山县

隆山县

①西魏末改犍为县置,属灵石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彭山县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彭山县: “隆山郡以界内有鼎鼻山,地形隆故也。” 北周为隆山郡治。隋属隆山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属陵州,贞观元年(627) 省入通义县。次年复置,属眉州。先天元年(712) 改为彭山县。

②1915年由兴隆、白山、古零三土司合并设置,属广西南宁道。治所即今广西马山县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1年和那马县合并为马山县。


(1)古县名。西魏时改犍为县置,治今四川省彭山县,属隆山郡。唐先天元年(712年)改名彭山县。(2)旧县名。1915年由武鸣县承审之白山、古零、兴隆等土司各一部及恩隆县承审之下旺土司所属首城头等处地合置,取兴隆土司和白山土司的尾字为名。治白山(今广西马山县驻地白山镇)。1952年撤销,与那马县合并,设立马山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华郡

    北周闵帝改北地郡置,治所在义亭城(今陕西富平县东北十里旧县村)。武帝建德二年(573)废。

  • 猫儿窝

    又作猫儿庄。在今江苏邳州市南运河东岸。《明史· 河渠志五》: 万历三十年 (1602),议“浚猫儿窝等处之浅”,以终泇河未就之功。即此。清时邳州州同驻此。

  • 和林路

    元大德十一年 (1307) 改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置,治所在和林城 (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岸哈拉和林)。辖境相当今蒙古国杭爱山以东,克鲁伦河上游流域以西各省区。皇庆六年 (1312) 改为和宁路。元大德十

  • 訾娄

    ①一作訾楼。春秋邾国地,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。《春秋》: 僖公三十三年 (前627),“公伐邾,取訾娄”。即此。②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南滑县南。《左传》: 僖公十八年 (前 642),邢、狄伐卫,卫侯 “师

  • 金乡县

    东汉析东缗县置,属山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嘉祥县南四十里阿城埠。以县西北金乡山得名。西晋属高平国。南朝宋属高平郡。北魏移治东缗县城(今金乡县)。隋属济阴郡。唐属兖州。五代属济州。元属济宁路。明属兖州府。清

  • 盟州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河阳县 (今河南孟县南)。辖境约当今河南孟、温二县地。八年(625) 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河阳县(今河南孟州市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孟州市和温县地。八年废

  • 一百零八塔

    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黄河西岸陡峭山坡上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卷2:“一百八塔寺,在硖口山内,以塔数名。”为元塔。系为三角形的大型塔群。最上端的一座形体较大,其余各排较小。造型分别为覆钵式、宝瓶式、葫芦式的

  • 寂静关

    在今四川奉节县北三十里寂静乡。清道光《夔州府志》 卷12: “寂静坝在县东三十里。明末流寇四出掠治,地界前后俱遭涂炭惟此地严立团寨,贼闻遁去,不闻戎马之声,故名。”

  • 阳唐左县

    一名阳唐县。南朝宋大明八年(464)侨置,属南新蔡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西。梁废。

  • 曷鸡城

    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附近。隋大业十二年 (611) 曾移临真县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