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阿合奇县

阿合奇县

1944年改阿合奇设治局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阿合奇县。


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西部。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。面积1.2万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,其中柯尔克孜族占88.2%、维吾尔族占4.9%。辖1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阿合奇镇。阿合奇,柯尔克孜语意为“白芨芨草”。1938年由乌什县析置阿合奇设治局。1944年改为县。1949年属阿克苏专区。1954年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区。1956年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。县境北为天山南脉,南为喀拉铁克山。托什干河由西向东流经中部。农业绿洲集中在河谷内,仅占土地总面积0.58%,天然牧地占85.55%。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。经济以牧业为主,主要畜种为绵羊、山羊、牦牛、牛、马、骆驼等。农作物有小麦、玉米、大麦、油菜等。特产沙棘。矿产有石膏、石灰石、石棉、蛇纹石、铁、锰、金、铜、铅、锌等。工业有水泥、农副产品加工、农机修造等。有公路通阿克苏和阿图什。名胜古迹有吾曲古城遗址、巴勒根迪古炮台、斯尔哈克麻扎、别迭里布拉力峰火台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桥驿

    一名陈桥镇。在今河南封丘县东南二十六里陈桥乡。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恭帝纪》:显德七年(960)正月,赵匡胤率兵北征,“发京师,是夕宿于陈桥驿。未曙,军变”,被拥立为帝,是为宋太祖。史称“陈桥兵变”。在河

  • 天子路

    故址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万绥乡西。《南齐书·祥瑞志》:“上旧乡有大道,相传云秦始皇所经,呼为‘天子路’,后遂为帝乡焉。”

  • 侯官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上郡。方位缺考,当在今陕西省北部或内蒙古境。后废。② “侯” 一作 “候”。东汉末置,属建安郡。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。西晋为晋安郡治。隋开皇九年(589) 改为原丰县,十二年 (592) 改

  • 钩岩山

    在今湖南黔阳县东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黔阳县: 钩岩山 “削壁悬崖,倒垂如钩。中有泉,世谓之钩崖水”。

  • 大胡山

    又名大孤山、壶山。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七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1唐州慈丘县:“比水,出县东南大胡山。”《清一统志·南阳府一》 引《水经注》:“大胡山在沘阳东北三十余里,广员五六十里。张衡赋南都,所谓‘天封

  • 陶胡县

    五代梁开平二年 (908) 改唐兴县置,属蜀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江源镇。后唐同光元年 (923) 复为唐兴县。

  • 治平镇

    北宋置,属虞城县。在今河南虞城县境。

  • 粟山

    ①在今河北武安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9武安县: 粟山在 “县东南十二里。相传秦白起拒赵廉颇于此,赵将绝粮,起命将士以布囊盛粟,积至山巅,赵军乃退,土人至今呼为粟山”。②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十五里。《方

  • 平阳府

    北宋政和六年(1116)升晋州置,治所在临汾县(今山西临汾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、霍州二市及洪洞、襄汾、浮山、汾西、安泽、古县等县地。元初改平阳路,大德九年(1305)改晋宁路。明洪武元年(1368

  • 循州

    ①隋开皇十年 (590) 置,治所在归善县(今广东惠州市东北五里)。《元和志》 卷34: “取循江为名。” 辖境相当今广东罗浮山以东的东江流域和螺河水流域以西、九连山以南至沿海地区。大业初改为龙川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