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阳高县

阳高县

清雍正三年(1725)改阳高卫置,属大同府。治所即今山西阳高县。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察哈尔省。1952年复属山西省。


在山西省东北部、长城南侧,北邻内蒙古自治区。属大同市。面积 1726 平方千米。人口28.7万。辖7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。西汉置高柳县,为代郡西部都尉治;置参合县(今县南),属代郡。东汉废参合县,末年废高柳县。北魏复置高柳县,为高柳郡治;后废。唐贞元十五年(799年)置清塞军。辽置长青县,属大同府。金大定七年(1167年)改长青为白登县,仍属大同府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废白登县为镇,并入大同县,寻复置县,属大同路。明洪武初废白登县,二十六年(1393年)置阳和卫,属山西行都司;三十一年在今址筑阳和城;宣德元年(1426年)移高山卫同治。清顺治三年(1646年)阳和、高山并为阳高卫,六年移大同府于此,八年移还故治。雍正三年(1725年)改阳高卫为阳高县,治今址,属大同府。1914年属雁门道,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。1952年属山西省雁北专区,1993年属大同市。地处桑干河中上游。桑干河、白登河、黄水河、吾其河、黑水河流经境内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小麦、高粱、谷子、油料作物、甜菜为主。矿产有煤、铁、石英、大理石、石灰石、铅、锌等。工业有煤炭、机械、化工、制药、建材、冶金、纺织等。京包、大秦铁路和张同、大阳公路经过县境。名胜古迹有云林寺、古城堡墓群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井汪

    在今山东费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费县:天井汪,“《志》云:源自平地涌出,其下流即涑水也”。

  • 邯沟侯国

    又名桓公城。西汉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北肥乡县西北十里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邯沟“历邯沟故城东, 盖因沟以氏县也。《地理风俗记》:即裴城西北二十里有邯沟城,故县也”。西汉地节二年(前68年),

  • 元谋猿人遗址

    在今云南元谋县城东南十四里大那乌村东。1965处5月在这里一座高约4米的山丘中发现两颗青年男性个体的上内侧门齿化石。经古地磁法测定,元谋猿人的年代距今已有一百七十万年左右,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猿人化石

  • 大谢山

    亦作大榭山。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南海中大榭岛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定海县:“有大谢、小谢山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定海县:大谢山“在县东南百二十里海中。其旁为小谢山……南临黄崎港。北由大猫海洋至金塘、鹿山,最

  • 杂谷安抚司

    明永乐五年(1407)置,属威州。治所即今四川理县。清乾隆十七年(1752)废。明永乐五年(1407年)置,治今四川省理县杂谷脑。清乾隆十七年(1752年)改土归流,改置杂谷厅,二十五年改为直隶厅。

  • 大剑防

    北周置,属普安县。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剑门镇。《周书·王谦传》:“梁睿未至大剑,谦遣兵镇始州。”后废。

  • 埠村

    即今山东章丘市西南二十二里埠村镇。清光绪 《章丘县乡土志》 有埠村镇。1948—1953年为章丘县驻地。

  • 拔布海

    西藏贡嘎县西南羊卓雍湖的古称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百八十里至勃令驿鸿胪馆,至赞普牙帐。其西南拔布海。”即“跋布川”。

  • 丰泉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属密州。治所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(夏河城)。大业初改为琅邪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今山东省胶南市西南夏河城。属密州。大业初改琅邪县。

  • 小营儿堡

    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六十里小营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河曲县:“小营儿堡在老营堡西二十五里,嘉靖初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