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阳直县

阳直县

隋开皇六年(586)改阳曲县置,属并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北阳曲镇南四里。十年(590)移治今阳曲县东北故县村,十六年(596)改名汾阳县。大业末复名阳直县,移治木井城(今太原市北阳曲镇)。唐武德七年(624)废。


古县名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改阳曲县置,治今山西省太原市北阳曲镇南,十年徙治今阳曲县东北故县村。属并州。十六年改为汾阳县。炀帝时复名阳直县,移治木井城,即今阳曲镇。属太原郡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改为阳曲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忒八失

    察合台汗国属地。在今吉尔吉斯斯坦纳伦西南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阿忒八失”。即此。

  • 黄埠墩

   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北,北塘运河中流。原名小金山。相传为吴王夫差楼船鼓吹游宴之所。清高宗曾驻跸于此。墩圆而小,周约半亩,墩上有屋数楹,颇为幽雅。

  • 白马驿

    即今山西黎城县治。北宋天圣三年(1025)黎城县移治于此。

  • 新陂墟

    ①即今江西于都县西南三十六里新陂乡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9: 雩都县西南有新陂墟。②即今广东兴宁县西五里新陂镇。明嘉靖 《兴宁县志》 卷2: “五里曰新陂。”

  • 月帖古忽阑山

    亦作鈋铁��胡兰山。今蒙古国前杭爱省翁金河源东巴颜乌兰山。为元初诸帝冬季驻地。《元史·太宗纪》:太宗十三年(1241),“至鈋铁��胡兰山,奥都

  • 碧玉峰

    在今云南华宁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宁州: “碧玉峰在州北五十里。岩石磷磷,下瞰澂江府之抚仙湖,波光涵浸,如碧玉然。一名石钟岩,以有石如悬钟也。”

  • 钟 (鍾) 离县

    ①本春秋楚邑。秦置县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东。东汉改为钟离侯国。三国魏废。西晋太康二年 (281) 复置,属淮南郡。东晋安帝时改为燕县,为钟离郡治。北齐复为钟离县。隋开皇初为濠州治,

  • 罗星长官司

    元至元十八年 (1281) 置,属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八十里罗渡苗族乡 (罗星场)。后废。

  • 白洋河

    ①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一》:白洋河“在宿迁县东南三十五里。自安徽泗州流入,即北潼水之下流也。旧为巨浸,望之如洋,故名”。②又名义井河。即今山东栖霞县、烟台市境之白洋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

  • 彭泽聚

    在今安徽宣州市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丹阳郡宛陵县: “彭泽聚在西南。”在今安徽省宣城市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宛陵县:“彭泽聚在西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