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门千户所
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永宁卫。治所即今福建金门县西南金门旧城。清顺治十四年 (1657) 废。《明通鉴》 附编: 清顺治七年 (1650)秋八月,“明郑成功取厦门、金门”。即此。
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置,治今福建省金门县东南金门旧城。属永宁卫。清顺治十四年(1657年)废。《明通鉴》:清顺治七年秋八月“明郑成功取厦门、金门”,即此。
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永宁卫。治所即今福建金门县西南金门旧城。清顺治十四年 (1657) 废。《明通鉴》 附编: 清顺治七年 (1650)秋八月,“明郑成功取厦门、金门”。即此。
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置,治今福建省金门县东南金门旧城。属永宁卫。清顺治十四年(1657年)废。《明通鉴》:清顺治七年秋八月“明郑成功取厦门、金门”,即此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今云南鹤庆坝子。辖境约当今云南鹤庆县大部地。吐蕃废。
在今湖南郴州市南一里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60郴州:文明山“上有塔,又有亭,名曰第一江山”。
在今云南红河县东南。旧属建水县。土酋刁姓,清顺治间授土舍。
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,汉上林苑中。《汉书·扬雄传》:“翼乎徐至于上兰。”又《元后传》:王莽欲虞乐太后,令“冬飨饮飞羽,校猎上兰”。即此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。西汉上林苑内宫观之一。
即今菲律宾吕宋岛南之布里亚斯岛。明张燮 《东西洋考》 卷5谓 “猫里务即合猫里国也”。但猫里务与合猫里并非一地,合猫里乃吕宋岛南部之甘马怜。《东西洋考》 所载可能因两地相邻,或有从属关系所致。
即今安徽蚌埠市东长淮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凤阳县:“西北有长淮关,洪武六年置长淮卫于此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21凤阳府:“长淮关在府西北三十里,地名粉团州,长淮卫置于此。”
在今江西庐山南。《水经·庐江水注》:“庐山之南有上霄石,高壁缅然与霄汉接连,秦始皇三十六年叹斯岳远,遂记为上霄焉。”
北宋置,属合肥县。在今安徽肥西县北五十里段冲。古镇名。宋置,在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。清废为铺。
在今江西广丰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广信府永丰县: 柘阳寨 “在县东南五十五里。有巡司。《志》 云,司去平洋坑六里,筑寨以守。平洋之险最为要害”。清雍正六年 (1768) 巡司移驻县西南洋口镇。
①又名西湖、大湖。即今北京城西南莲花池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“㶟水又东,与洗马沟水合,水上承蓟城西之大湖。湖有源,水俱出县西北,平地导泉,流结西湖。湖东西二里,南北三里,盖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