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石台 (臺) 山
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抚州府临川县: 金石台山 “在府西十五里。有石峰如台者五,列于赤冈之外,旧名五虎台,以形如虎峙也。第一峰独高,第五峰差小,旧与第四峰连属,后流水冲啮,分为二。《志》 云: 色赭者曰金石台,色白者在中流者曰玉石台,谚谓之狮子石”。
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抚州府临川县: 金石台山 “在府西十五里。有石峰如台者五,列于赤冈之外,旧名五虎台,以形如虎峙也。第一峰独高,第五峰差小,旧与第四峰连属,后流水冲啮,分为二。《志》 云: 色赭者曰金石台,色白者在中流者曰玉石台,谚谓之狮子石”。
即今安徽歙县东北七十七里三阳乡。民国《歙县志》附图:县东北有三阳坑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歙县东北部、昌源河上游。三阳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900。传古代有三只羊停此坑中,主人信为吉兆,定居于此,得名三羊坑,
在今湖北石首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石首县: 断冈口 “在县东三十里。《志》 云,宋杨么作乱,凿断山冈,以通舟楫”。
即庙漕场。今四川巫山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庙宇镇。
北宋置,属永川县。在今四川永川市西北四十五里太平乡。
在今广东茂名市东南袂花镇北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 卷10: 袂花在 “县南九十里。《旧志》:迷花”。
在今福建漳平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宁洋县:宁济桥“在县城(今双洋镇)南。万历五年建,长十八丈,寻圯。九年重建”。
一名黄山。在今河北曲阳县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曲阳县:少客山“山绵延耸秀,上有集圣池。《志》云:五台山圣水潴流于此”。
①在今安徽泾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泾县:五城山在“县西南七十里。五峰环绕,势若城郭。东曰蓝山,有蓝山坑,俯瞰安吴渡,旧安吴县址也。其西曰郭山, 自九华峡岭至此,高数百丈,为县西南巨镇。其东北为寨山,
战国时秦地,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五里。《史记·白起传》:秦昭王五十年(前257), 白起“出咸阳西门十里,至杜邮,……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, 自裁”。即此。唐曾置咸阳县治此。又称杜邮亭。战国时属秦。在今陕
1923年析萨拉齐县置,属绥远特别区。治所在包头镇(今内蒙古包头市)。1926年改设包头县。1923年由萨拉齐县包头镇及五原、东胜、固阳三县析置,治包头镇(今内蒙古包头市城区)。1926年升县,隶绥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