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沙场
北宋置,即今江苏通州市 (金沙镇)。为宋代通州八盐场之 一。清设金沙场盐课大使于此。民国间改设金沙镇。
宋时置,即今江苏省通州市金沙镇。明嘉靖二十四年(1545年)后,曾一度移海门县治此。明、清时设盐课使于此。
北宋置,即今江苏通州市 (金沙镇)。为宋代通州八盐场之 一。清设金沙场盐课大使于此。民国间改设金沙镇。
宋时置,即今江苏省通州市金沙镇。明嘉靖二十四年(1545年)后,曾一度移海门县治此。明、清时设盐课使于此。
又名覆釜堆、抚父堆。在今河南偃师市南。《列仙传》 卷上: 王子乔见柏良曰,“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”。即此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: 休水 “北历覆釜堆东,盖以物象受名矣。……又东屈灵星坞,水流潜通。
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汜水县:“建炎二年,岳飞败金人于汜水关,驻兵于此,与敌相持,选精锐三百伏前山下,令缚刍为交炬,四端而举之,金人疑援兵至,惊
即昆嵛山。在今山东半岛莱阳市东至荣成市成山角间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1: “ 《仙经》 云: 姑余山,麻姑于此修道上升,余址犹存,因名姑余。后世以姑余、昆嵛声相类,因讹为昆嵛然。”
清代指包括贺兰山以西、河西走廊以北的阿拉善厄鲁特旗和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地区,因在河套之西,故名。又称套西二旗。游牧地当今内蒙古阿拉善盟(额济纳旗、阿拉善左旗、阿拉善右旗)、乌达市及磴口县。旧称贺兰山以西
在今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东北石包城乡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 药泉 “在敦煌县东南石堡城,味略如酒,相传饮之愈疾。水有二源,北流合一。又北流为水峡,未至踏实而没”。
在今越南谅山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谅山府“隘留关”条:“又南为鸡陵关。”《明史·张辅传》:永乐四年(1406),张辅伐安南季犛,自凭祥进军,“破隘留、鸡陵二关”。“友谊关”的古称。
在今湖南石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水南渡乡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①在今安徽太湖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太湖县: “南阳河在县西南六十里。源出湖广蕲州之沙河。又有白沙河,在县西南百六十里,流合南阳河,东汇于马路河。”②即香溪西源。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西南、兴山县西
北宋大观元年(1107)改延德县置,治所在通远县(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黄流、白沙间)。政和元年(1111)废。北宋大观元年(1107年)以延德县改置,治通远县(今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黄流、白沙
①汉高帝二年 (前205) 改河南国置,治所在洛阳县 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原阳、中牟二县以西,孟津、伊川二县以东,孟津至荥阳段黄河以南,汝阳、临汝、新密、新郑等县市以北地。东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