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榜山
在今广西隆安县东南十里。明 《徐霞客游记》 卷4上: “按 《百粤志》 记隆安有金榜山,合沓如城。余至邑问之,无有知者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南宁府一》: 金榜山 “俗名挂榜山,又名野岜山。峭壁耸拔。有三层岩,可容千人。顶有天然石池,其南麓一谷尤奇绝。从麓拾级而升,中有女玉井,上有明和洞,洞三层极深邃,再上为雷坛,雷坛深处为飞云谷、白猿崖、横烟障、香炉峰,皆名胜”。
在今广西隆安县东南十里。明 《徐霞客游记》 卷4上: “按 《百粤志》 记隆安有金榜山,合沓如城。余至邑问之,无有知者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南宁府一》: 金榜山 “俗名挂榜山,又名野岜山。峭壁耸拔。有三层岩,可容千人。顶有天然石池,其南麓一谷尤奇绝。从麓拾级而升,中有女玉井,上有明和洞,洞三层极深邃,再上为雷坛,雷坛深处为飞云谷、白猿崖、横烟障、香炉峰,皆名胜”。
即今云南开远市东南三十六里大庄回族乡。旧置哨,滇越铁路经此。
即今福建浦城县北浮盖山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9建州 《景物下》: 盖仙山“ 一名浮盖山。在浦城县北九十里,上有仙坛、石洞,可以窥天”。
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。 《旧唐书·李晟传》: 德宗时,朱泚据京城,李晟自东渭桥移军于光泰门外, 使王佖、 史万顷 “直抵苑墙神䴥村”。
原名纤塘、运道塘、纤道桥。在今浙江绍兴市北部,从东到西横贯绍兴全境,绵延20余公里。唐元和十年(815)始筑。后依萧绍运河延至萧山、上虞。明、清两代数次修葺,改用石甃。纤道桥是由石墩梁桥间以数十座拱桥
元置,属新添葛蛮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东南。后废。
在今福建长泰县城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长泰县:“西安桥在县城西。万历二年建。长四十余丈。”
明永乐五年(1407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额图古城。后废。明永乐五年(1407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额图。后废。
唐置,即今陕西商南县东富水镇。明为富水堡,置巡司于此。
北宋置,属通远军。在今甘肃陇西县北八十里。金初升为通西县。
东魏武定中侨置,为南广州襄城侨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襄城县境。北周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