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采石矶

采石矶

又名牛渚矶。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街道江滨。山势峻峭,矶头突出江中,历为江津襟要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 (450),魏主至瓜步,命领军将军刘遵考等将兵分守津要,“陈舰列营,周亘江滨,自采石至于暨阳 (江苏江阴县东)六七百里”。胡注: “今太平州当涂县北三十里有采石山,山下有采石矶。” 《宋书·柳元景传》: 孝建元年(454),“臧质、义宣并反,(王) 玄谟南据梁山,夹江为垒,垣护之、薛安都渡据历阳,元景出屯采石”,即此。


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区西南7千米翠螺山麓、长江东岸。原名牛渚矶,相传古时有金牛出渚而得名。又因此处产五彩石,南朝宋始见“采石矶”之名。与南京燕子矶、岳阳城陵矶统称长江三矶。悬崖峭壁,兀立江流,遥对天门山,万里长江一泻而下,因受天门山夹江对峙所阻,水流至此,更为湍急。唐诗人李白《横江词》云:“海神来过恶风回,浪打天门石壁开。浙江八月何如此,涛似连山喷雪来。”相传李白酒醉跳江捉月溺水于此。形势险峻,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。南宋绍兴三十一年(1161年)虞允文在此大败金兵。矶上山石峥嵘,松竹滴翠,有赏咏亭、捉月亭、谈笑亭、江山好处亭、蛾眉亭、太白楼、三台阁、虞公祠、广济寺、观音阁、三元洞等古迹。李白、梅尧臣、沈括、陆游、文天祥等名人都曾来此漫游憩足,留下大量的诗、赋、题、咏。1959年辟为公园。采石风景名胜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
采 石 矶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林寺

   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上,与西林、东林寺合称三大名寺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二》:上大林寺“在庐山西大林峰南。晋建。元末毁。明宣德中重建。寺前有宝树二,曲干垂枝,圆旋如盖。又中大林寺在庐山锦涧桥北,下大林寺

  • 龙华冈道

    清建,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至临江市之道路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长白府:“光绪三十四年新辟龙华冈道, 自临江新化街,史家蹚子以下入府西嘉鱼河,到梨沟镇达府治西,长约四百余里,以避江道之险焉。”

  • 析泉水

    即折泉水。在今山东五莲县西。《水经·潍水注》: 析泉水 “出析泉县北松山,东南流径析泉县东,又东南径仲固山,东北流入于潍”。

  • 开元寺

    ①故址在今河北赵县城内。已毁。《清一统志·赵州》:开元寺“在州治西南。宋景祐间于寺中建石塔”。石塔即赵州陀罗尼经幢。②又称东大寺。在今河北邢台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》:开元寺“在府治东北。唐开元中建

  • 磁湖铁务

    北宋置,属大冶县。在今湖北黄石市西铁山区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6大冶县: “磁湖一铁务。”

  • 浩子口

    一名浩口市。即今湖北潜江市西四十六里浩口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潜江县 “白洑驿” 条下:“ 《志》 云,县境要险,有班家湾、浩子口,防御最切。”

  • 古站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呼玛县。民国白眉初《满洲三省地志》:呼玛县“民国四年迁移古站,即今治地”。

  • 六都寨

    即今湖南隆回县北六十里六都寨镇。1947年于此置隆回县。1949年隆回县迁治桃洪镇后改为六都寨镇。

  • 郎州

    ①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南宁州置,治所在味县 (今云南曲靖市西北十五里三岔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寻甸、宜良、路南、弥勒等县以东地区。以后辖境缩小。开元五年 (717) 复为南宁州。②唐贞观九年 (63

  • 后湖庄

    在今河北玉田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玉田县:后湖庄,“《屯政考》:县有清庄坞,导河可由后湖庄,疏河可田,三里屯及大泉、小泉,引泉可田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