郸县
①西汉置,属沛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涡阳县东北。西晋废。
②隋开皇六年 (586) 置,属陈州。治所即今河南郸城县。大业初属淮阳郡。唐初废。
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涡阳县东北。属沛郡。三国魏废。(2)隋开皇六年(586年)置,治今河南省郸城县。先后属陈州、淮阳郡。唐初废。
①西汉置,属沛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涡阳县东北。西晋废。
②隋开皇六年 (586) 置,属陈州。治所即今河南郸城县。大业初属淮阳郡。唐初废。
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涡阳县东北。属沛郡。三国魏废。(2)隋开皇六年(586年)置,治今河南省郸城县。先后属陈州、淮阳郡。唐初废。
在今福建霞浦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宁州: 湖平 “嘉靖三十五年,官军败倭贼于孤山,又追败之于湖坪,是也。今有湖平铺”。村名。又称浩平。在江西省乐安县城西南部。属湖坪乡。人口 9300。宋代
西汉置,属弘农郡。治所即今河南卢氏县。《寰宇记》卷6:“因山以名县。”西晋属上洛郡。东晋义熙末属弘农郡。北魏属恒农郡。东魏属金门郡。西魏为义川郡治。隋初为虢州治。大业三年(607)属弘农郡。义宁元年(
在今广东韶关市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风度楼“在府治南。唐张九龄为相, 明皇重之,每用人,必曰:‘风度得如九龄乎?’郡人因取以名楼”。
即球溪场。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球溪镇。清嘉庆 《资州直隶州志》 卷3: “球溪场在州西一百里。龙结镇涧水流经场后三里许至小三江口与四眼桥涧水合,更东流十里入资江,商舶往来,颇称要会。”
在今江苏盐城市东南三十里串场河东伍祐镇。产海盐。《寰宇记》卷124“盐城监”所管盐场即有“五祐场”之名。清时设盐课大使。民国时设场知事。
唐置,属武峨州。治所在今越南北太省南部。后废。
一名英豪镇。即今河南渑池县西二十四里英豪镇。《金史·完颜伯嘉传》:贞祐四年(1216),“蒲察阿里不孙为右副元帅,备御潼关、陕州。次渑池土濠村,兵不战而溃”。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西,接陕县界。金贞祐末,蒲
在今湖南祁东县附近。旧属祁阳县,明曾于此置巡司。
①古乡聚名。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北岸与青阳、石台二县相接处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庐江郡:“金兰西北有东陵乡。”即以陵阳河与青弋江交会之口为中心的地片,古属东陵地域,汉时以为乡聚。三国吴迁陵阳县治此。
即六门堤,亦名鹿门堤。在今河南邓州市西三里。《水经·湍水注》:“湍水又径穰县为六门陂。汉孝元之世,南阳太守邵信臣,以建昭五年断湍水,立穰西石堨,至元始五年更开三门为六石门,故号六门堨也。溉穰、新野、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