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那曲县

那曲县

在西藏自治区北部。属那曲地区。面积1.6万平方千米。人口8.3万。辖1镇、1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那曲镇。那曲,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,意为“黑河、黑水”。名称源于流经境内怒江上游的那曲(河)。清代曾把这一藏语地名,以蒙古语用汉字意译作喀拉乌苏、哈拉乌苏、喀喇乌苏,还译成纳曲卡、那克楚、那曲卡。元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地。明属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辖区。清统治西藏后,于乾隆十六年(1751年)始置坎囊宗。后演变更名为意译的黑河宗,而后又音译为那曲宗。属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辖。1942年在现那曲地区范围内置“绛曲基巧”(藏北总管),那曲宗归其辖。当时那曲宗(黑河宗)辖巴尔达、桑雄、安多等七大部落。1960年改设黑河县,属那曲专区。1965年改称为那曲县。1970年属那曲地区。地处唐古拉山南麓与念青唐古拉山北麓。地形以山地为主,间有盆地。平均海拔 4500 米。属高原亚寒带气候。为纯牧业县,畜产有牦牛、藏系绵羊及马匹。野生动物有岩羊、藏野驴、猞猁、狐狸、水獭、旱獭、獐、熊等以及黑颈鹤、藏雪鸡等禽类。产冬虫夏草、贝母、雪莲、瑞香狼毒等药材。矿产有铬、铅、锌、铁、锑、沙金、硫、煤等。有汽车修配、民族制帽、粮油食品加工、皮革加工等厂。青藏铁路(在建)和青藏公路、黑昌公路、黑阿公路交叉穿越县境。名胜古迹有孝登寺。每年8月有赛马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界

    当在今陕西彬县、甘肃泾川县之间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四年(389),前秦苻登攻后秦姚苌于安定,“秦主登留辎重于大界, 自将轻骑万余攻安定羌密造保,克之”。胡注:“大界,当在安定、新平之间。”约在今

  • 什善镇

    在今江西遂川县南二十里。五代时为南唐龙泉县治。北宋明道三年(1034)龙泉县徙治今遂川县,此地仍为什善镇。后废。

  • 热薄汗山

    即康狼山。在今甘肃临洮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39五泉县: “康狼山,亦名热薄汗山,在县南一百四十里。西秦乞伏乾归太子炽磐,招结诸部二万七千,筑城于康狼山以据之,即此山也。”

  • 归仁里

    在今云南马关县东南三十六里都龙镇。清兵自马白关出兵抗法,收复我国失地,光绪十五年(1889)置,属安平厅。

  • 南青州

    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(498) 改东徐州置,治所在团城 (今山东沂水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沂水、沂源、蒙阴、莒县、莒南、日照及江苏赣榆等县市地。北周改为莒州。北魏太和二十二年(498年)改东徐州置,治团城

  • 周四沟堡

    明置,属永宁县。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刘斌堡乡东周四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永宁县: 周四沟堡,“ (明) 嘉靖十九年创筑,周二里有奇。其西北有黄土岭、西石河镇、口外山口诸冲”。

  • 茂明安旗

    清康熙三年 (1664) 置,属乌兰察布盟。驻地在今内蒙古固阳县东北白灵淖乡。20世纪40年代迁驻喜拉��(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西北)。1952年并

  • 北涉沟

    即垣水。今河北涿州市北拒马河支流胡良河。《水经·圣水注》:垣水“上承涞水于良乡县。分桃水,世谓之北涉沟”。

  • 新沟嘴市

    即今湖北监利县北新沟镇。清光绪 《荆州府志》 卷4 《乡镇》: “新沟嘴市,在 (监利) 县北七十里。”

  • 青崖关

    在今四川巫溪县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大宁县: “北有青崖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