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通海县

通海县

元初置通海千户,至元十三年 (1276) 改通海县,属宁州,为临安路治。治所即今云南通海县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云南卷上: “县北三里有通海湖,县以湖名。” 明、清属临安府。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6年与河西县合并置杞麓县。1958年复名通海县。


在云南省中部。属玉溪市。面积721平方千米(其中湖面为36.86平方千米)。人口26.7万。辖6镇、3乡(为1蒙古族乡、1彝族乡、1傣族彝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秀山镇。“通海”名始见于唐,因杞麓湖东、岳家营村东有落水洞泄湖水,故名。唐置通海镇,南诏置通海都督府。宋大理改设秀山郡。蒙古宪宗时置通海千户所,隶善阐(今昆明)万户府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改通海千户为通海县,隶临安路(治今通海县),后隶宁州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改临安路为临安府,徙治建水;通海县改属临安府。清因之。1912年设通海县。1914年属蒙自道,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0年属玉溪专区。1956年通海、河西两县合并称杞麓县。1960年改通海县。1970年属玉溪地区,1997年属玉溪市。地处滇中高原湖盆区南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烤烟、稻、蚕豆、小麦、玉米为主。有渔业。工业有工艺美术、建材、石棉、电力机具、纺织、民族银制品、中药制品等。大栗园—小羊街、晋思公路过县城。名胜古迹有秀山、圆明寺、里山仙人洞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尔堪屯

    明末清初达斡尔族屯寨。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东北精奇哩江(结雅河)上游支流乌尔堪河口南岸。清乾隆《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图》:精奇哩江上源支流乌尔堪河口有乌尔堪屯。17世纪中叶,沙皇俄国波雅尔科夫、哈

  • 浣江

    ①又名浣浦、浣沙溪。浦阳江流经今浙江诸暨市南苎萝山附近江道的称谓。宋 《嘉泰会稽志》 卷10诸暨县: 浣江 “在县东南一里,俗传西子浣纱之所”。②在今云南华宁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宁州: “浣

  • 长坝场

    即今四川万源市西南长坝乡。为川、陕往来通道。民国《万源县志》卷2:长坝场在“治南一百二十里”。

  • 中港溪

    在今台湾省苗栗县北。源于加里山,西北流至竹南镇南入台湾海峡。《清一统志·台湾府》:中港溪“在彰化县后垅溪之北,源发于合欢大山,西流至中港社西入海”。

  • 回銮寺

    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南四十里兴地村附近的绵山脚下。原名空王灵溪寺。唐太宗欲登绵山礼佛,至此回銮。后僖宗赐名“回銮寺”。五代时遭兵火,北宋建隆三年(962)重建,敕名兴国寺。金天会至大定年间于故基重建。大殿

  • 三溪河

    一名紫阳河。即今四川绵竹县西南射水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绵竹县:三溪河“在县东北。源出紫岩山下,亦名射水河,下流入绵州罗江县界”。

  • 蛇浴岭

    在今四川理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保县: “蛇浴岭在县西北。宋乾道四年,风流部蛮作乱,保宁令张文礼闭绝蛇浴岭路,番从岭后斫生路入境攘劫,寻讨降之。”

  • 纸糊套

    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南王家坪村附近。清光绪《畿辅通志》卷68《关隘》:王家坪营“在(赞皇)县西南六十里,营西南有山隘曰纸糊套,幽深险阻,明末为萑苻盗薮”。

  • 崛?寺

    唐建,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呼延村附近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》: 崛��寺“在府城西北四十里。唐贞元中建,有李克用父子题名刻石”。后改名多福寺。宋末毁于兵火。明洪武间重建。现存

  • ①即陶唐氏。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。晋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: “尧都平阳,于 《诗》 为唐国。”②商伐方国。祁姓。相传为尧的后裔。故址在今山西翼城县西二十里唐城村。为周成王所灭,后为其弟叔虞的封地。《史记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