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通济堰

通济堰

①南朝梁修。在今浙江丽水市西南四十八里堰头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 松阳县: 通济堰,“《志》 云: 萧梁时詹、南二司马始创此堰,宋元祐以后不时修筑,乾道中州守范成大复加茸治,以溉松、遂二县之跷��”。

②亦名远济堰。唐开元中,益州长史章仇兼琼开。在今四川新津、彭山、眉山三县境内。自新津东南二里宝子山引岷江水,南流至眉山县,溉岷江以西农田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彭山县: “有通济大堰一,小堰十,自新津邛江口引渠南下,百二十里至州西南入江,溉田千六百顷。”


又称远济堰。在今四川省新津县西南、彭山县西北。唐开元二十八年(740年)益州长史(一作采访使)章仇兼琼开,自新津县邛江(今南河)口引渠南下,至眉州(治今眉山市)西南入大江,长百二十里,溉眉州、彭山之田千六百顷。五代、元、清相继重修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龙溪场

    即今四川双流县南黄龙溪镇。清同治 《仁寿县志》 卷1: 东北顺河乡二甲有黄龙溪场。

  • 三贤堂

    又名思贤堂。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。南宋范成大《吴郡志》卷6:“思贤堂,旧名思贤亭,以祠韦应物、白居易、刘禹锡,后改曰三贤堂。绍兴二十八年,郡守蒋璨建。三十二年郡守洪遵又益以王仲舒及范文正公二像,更名

  • 邵武府

    元至正二十七年(1367)朱元璋改邵武路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邵武县(今福建邵武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邵武、光泽、泰宁、建宁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。元至正二十七年(1367年)朱元璋改邵武路置,治所、辖境

  • 杨信沙洲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道明群礁东南部边缘。西南距南钥岛7海里。为一直径仅100米的小沙洲。中国海南渔民向称铜锅、铜金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兰家暗礁。1947年改名杨信沙洲,为纪念明成祖时被派往三

  • 石洞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蓬溪县。在今四川蓬溪县北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29蓬溪县:石洞镇“在县北三十里”。②即今四川泸县西北石洞镇。清嘉庆《泸州志》卷2:石洞镇场在“州西北三十里”。民国《泸县志》卷1:石洞镇场“

  • 仙女岭

    ①在今湖南茶陵县东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茶陵州:仙女岭“高险有仙女泉。元末土人避兵于此”。②即仙女山。在今广西贵港市北七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1贵州:仙女岭“在州北七十里”。

  • 子母山

    在今湖北钟祥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安陆府钟祥县:子母山在“府北百里。有二十二峰,大小相接,环列如屏”。

  • 茅沟寨

    一作毛狗寨。即今湖南保靖县西南五十八里毛沟镇。洪宪元年 (1916) 《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》: 保靖县西南有茅沟寨。

  • 光华溪

    在今广东惠来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来县:光华溪“在县东北一里。源出县东四十里释迦岭,西流经虎头山,至县南十五里,合神泉港入海”。

  • 朱备店

    在今安徽青阳县南二十二里,九华山东麓。为九华山古道东大门,李白、刘禹锡等均曾由此登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