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通天岩

通天岩

①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北水西乡通天岩村石壁塘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2赣州: 通天岩 “有广福院。院后嵌石如房。有石穴,上彻山顶。王奇诗曰,地静无尘到,天高有穴通。元祐中,郡人阳行先栖遁岩中。岩下有赵清献公题名,张无尽又琢石佛,迨今赏胜”。《清一统志 ·赣州府一》: 通天岩 “在赣县西二十里。空洞如屋,有穴透其巅。怪石环列,有石檐滴水,日夜如雨注。其半壁曰忘归岩,以其地幽胜,游者坐而忘归,故名”。全岩有石龛二百七十九座,造像三百四十八尊,题刻九十七品,为我国南方石窟造像比较集中的一处。石龛造像多为宋代雕刻,内容均为佛教神祗。部分造像雕刻精致,刀法柔和,风格与隋唐相近。题刻有记载赣南农民起义和地方历史的内容。通天岩石窟于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②在今广西柳江县东南新兴农场东。1958年在此发现古人类化石,被称为 “柳江人”。


在江西省赣州市西北通天岩村。由忘归岩、同心岩、翠微岩等红色砂岩组成。因同心岩中有一洞,可直通山巅,故名通天岩。丹霞地貌发育。风景优美。唐宋以来为赣南佛教胜地。岩壁布满历代摩崖石刻和石龛雕像。石窟雕像尤为珍贵,共348尊。除翠微岩数尊立佛为唐代作品外,其余多为宋代所刻。古迹有唐建广禅寺(广福禅林)。通天岩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暖塘

    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思南府: 暖塘 “至冬尤暖,秋分后,鱼皆聚焉”。

  • 淀流河集

    亦名汀流河镇。即今河北乐亭县西北二十五里汀流河镇。《清一统志·永平府二》: 淀流河集 “即古新安镇”。

  • 格子烟墩

    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南二百一十五里烟墩。《清一统志·哈密》: 格子烟墩 “在哈密城东南二百十五里。又东为星星峡半池泉,接安西州界”。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80哈密厅: 格子烟墩驿,“蒙语称噶顺沙陀,噶顺,

  • 清江

    ①即今江西樟树市南之赣江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4临江军: 清江 “发源于清江县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临江府清江县: 清江 “在府城 (今临江镇) 南,即赣、袁二江之合流也。赣水自吉安府吉水县流经峡江、新淦

  • 狼矢沟

    在今江苏徐州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徐州: 狼矢沟在 “州东二十里。又东十五里有磨脐沟。旧时黄水暴涨,从此溢入,通邳州西北境之赤龙潭及蟃、蛤诸湖,至宿迁北境落马湖,出董、陈二沟,复合于大河。明嘉靖中

  • 鱼台 (臺) 县

    唐天宝元年 (762) 改方与县置,属鲁郡 (后改兖州)。治所在今山东鱼台县西旧城集。《元和志》 卷10鱼台县称: “因县北有鲁君观鱼台,故名。” 元属济州,至元二年 (1265) 并入金乡,三年 (

  • 金窟山

    在今江西金溪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9抚州: 金窟山 “在金溪县东。前有金窟,又有仙人麻鞋迹,宛然而存”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: 金窟山“高三百丈,周十五里,与银山相连。中有石窦,乃旧日采金之所”。

  • 五斗口

    在今广东南海市东平洲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,五斗口巡司“在县南平洲堡,景泰三年置。嘉靖五年,移置于磨石刀”。后又移至佛山镇,寻复移治平州堡,改为平洲巡司。清顺治七年(1650)复名五斗口

  • 龙尾镇

    清置,属岐山县。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二十里。在广东省揭东县西部。面积46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珠,人口 2370。镇以驻地名。因附近山峦似卧龙,又处龙尾,故名。1957年属白塔乡,195

  • 南静郡

    南朝梁置,治所在开建县 (今广东封开县东北南丰镇东)。隋开皇十年 (590) 废。南朝梁置,治开建县(今广东封开县南丰东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北境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