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易千户所
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置,属建昌卫。治所即今四川米易县。二十七年 (1394),改属会川卫。清乾隆二十五年 (1761) 改置迷易所巡司。
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置,治今四川省米易县,属建昌卫。后改属会川卫。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裁。
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置,属建昌卫。治所即今四川米易县。二十七年 (1394),改属会川卫。清乾隆二十五年 (1761) 改置迷易所巡司。
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置,治今四川省米易县,属建昌卫。后改属会川卫。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裁。
即鹿台。在今河南淇县治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“ 《竹书纪年》 曰: ‘武王亲禽帝受辛于南单之台,遂分天之明。’ 南单之台,盖鹿台之异名也。”
在今湖北大冶市西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 鄂县: “有新兴、马头铁官。” 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庾仲雍 《江记》 云,谷里袁口,江津南入,历樊山上下三百里,通新兴、马愿二冶。”
①东魏改南垣州置,治所在乡县(今山西武乡县东十里故县乡)。北周废。②西魏废帝二年(553)改兴州置,治所在郧乡(今湖北郧县)。《寰宇记》卷143均州:丰州“因以丰城为名”。北周武成元年(559)移治延
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镇溪千户所: 董朵寨,“ 《志》 云: 镇溪叛苗有董朵、董其、亚糯、噉冷、噉勒、亚西、十八箭、红厓、小梢、小米、沙流、板凳、茅冈、下水、彪山、小铅场、盘朵、龙亭
即 “淮东”。
在清外蒙古北部,今同名。源出杭爱山脉北坡,注入俄罗斯贝加尔湖。唐代译名仙娥河、仙萼河,元代译名薛灵哥河、薛凉格河等。《清一统志·喀尔喀》:色楞格河”发源自杭爱山西北山中,共有六。在北者,名哈喇台尔河、
即今贵州余庆县(白泥镇)。元设白泥等处长官司,明洪武十七年(1384)置白泥长官司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)与余庆长官司合并设置余庆县,治白泥。二十八年征播之役,湖广总兵陈璘军次白泥,杨应龙子朝栋率众
即今湖北荆沙市东(江陵区东北)丫角乡。清设县丞驻此。
战国魏邑。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北。《水经·洞过水注》 引《竹书纪年》:梁惠成王九年(前361),“与邯郸榆次、阳邑”,即此。汉置阳邑县。古邑名。战国魏邑。在今山西省太谷县东北。《古本竹书纪年》:周显王八年
在今山东德州市北二里。苏禄国在今加里曼丹与菲律宾之间的苏禄群岛上。明永乐十五年(1417)苏禄国东王巴都噶·巴哈剌与西王、峒王率三百四十余人的大型使团访问中国,在北京受到明朝政府盛情款待。归国途中,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