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走马镇

走马镇

明置,属蓬溪县。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回马镇。《清一统志·潼川府二》:走马镇“在蓬溪县西五十里江西岸。有堡有市,其地多陶,为利甚广”。


(1)在湖北省鹤峰县东南部。面积495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走马坪,人口 3310。传以前有两马月下在此吃稻,被驱赶时不翼而飞,故称走马坪。1954年设走马区,1958年设五星公社,1975年设走马公社,1984年设镇。主产玉米、稻、豆类,并产茶叶、油茶、中药材等。有磷矿等。有制茶、农机、食品、磷化工等厂。为鄂、湘邻界地区农副产品集散地。鹤石、鹤桑公路会此。(2)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北部。面积33.7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走马场,人口890。因境内一山岗形如奔马,人称走马岗而得名。原为巴县辖地。1930年设走马乡,1958年改公社、1981年复乡,1994年建镇。1995年划归九龙坡区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蚕茧、柑橘等。有酒、油、建材、化工、农机等厂。成渝高速公路、渝江公路贯穿全境。(3)在重庆市万州区南部。面积76.6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走马岭,人口 2110。1927年建走马镇,以驻地走马岭得名。1940年改为走马乡,1953年分出关上、枣木二乡,1955年关上乡又并入。1958年改为走马公社,1967年划出关上公社。1984年改为走马乡,1992年由走马、关上合并置走马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薯类等。有酿酒和小型加工业。为区境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万利和万石公路经此。(4)在四川省资中县西北部。面积38.99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走马场,人口1.5万。镇以驻地名。1962年析置走马公社,1984年改置乡。1992年东合、向阳二乡并入。2000年建镇。种植黑麦草,发展稻田养鱼。产血橙、椪柑、梨等。成渝公路、成渝高速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玛勒呼哩

    亦名玛尔瑚哩。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南。清萨英额《吉林外纪》卷3:“宁古塔至珲春无站,亦无旅店,有卡伦六处传递公文。宁古塔西九十里曰玛勒呼哩。”

  • 僧格喀巴布冈里

    即僧格喀巴普山。在今西藏阿里境内冈底斯山东北。清乾隆 《西域同文志》 卷20载:僧格喀巴布里,“西番 (藏) 语: 雪山涧水下流如出狮子口也”。

  • 龙山营

    又名龙山集。在今安徽涡阳县东北二十六里,龙山西南麓龙山集。北齐置龙山县于此。

  • 黄堆山

    ①在今安徽黟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黟县: 黄堆山 “在县北三十里。高十余里。绝顶平坦”。②在今陕西大荔县西。《新唐书·代宗纪》: 广德元年 (763),“党项羌寇同州,郭子仪败之于黄堆山”。即此。

  • 林尘墟

   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北林尘镇。清光绪 《高州府志》 卷10化州: 林尘在 “州北六十里”。

  • 安乐山

    ①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七十六里宝塔山。宋《咸淳临安志》卷24余杭县:“安乐山在县东二里。高一百五步,周回五里。耆老云:钱氏之子于此筑庵,养疾而愈,故号安乐。”②又名合江山、少岷山、笔架山。在今四川合江县

  • 铜钱关

    ①在今湖北竹溪县西北一百五里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 卷36竹溪县: 铜钱关 “嘉庆间总兵王凯、参将林泰带兵驻守”。②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南一百八十里。地处鄂陕交界,为古代交通要冲。集镇名。在陕西省旬阳县东南部

  • 沙桥驿

    ①即今云南南华县西三十里沙桥镇。明属镇南州,置沙桥巡司。②明洪武中置,在今云南南华县西北沙桥镇。清废。

  • 飞仙岭

    一名威风山。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四十里。清乾隆《广元县志》:飞仙岭“三面环江,峭壁千仞。上有观名飞仙观,一面与前山相接,其间起一阁,名飞仙阁。为径行大路,亦栈道中之险要”。

  • 苦水村

    在今河北深泽县东南,南接束鹿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深泽县: 苦水村在 “县东南十五里。相传光武尝经此,饮水而苦,因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