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赤水市

赤水市

即今福建德化县西北赤水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:德化县有“赤水一铁场”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春州》 引《旧志》:赤水市“在县西北六十里。地名赤水隔,当大田、尤溪之冲。有上、下二街”。


在贵州省北部、赤水河下游,与四川省毗邻。遵义市代管。面积 1801 平方千米。人口约29.3万。辖3街道办事处、9镇、5乡。市人民政府驻赤水。贵州省北部重地,是通往四川省的重要门户之一。北宋大观三年(1109年)置仁怀县,故治在今赤水市复兴场,属滋州。宣和三年(1121年)废。明万历二十九年(1601年)复置仁怀县(治留元坝),属遵义军民府。清雍正八年(1730年)置仁怀厅于仁怀县旧治,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升为直隶厅,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降为散厅,更名赤水,属遵义府。1913年废厅置赤水县,属黔西道(1914年改贵西道),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因赤水河得名。《郡县释名》贵州卷:“城南有赤水河,一名赤虺河。源出芒部,经红土川东流入川,江每雨涨,水色深赤,故名。”1949年属遵义专区,1970年属遵义地区。1990年撤县设市。1997年由遵义市代管。地处黔北山区,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森林资源丰富。产稻、玉米、甘薯、豆类、油菜籽、花生、甘蔗。水果丰富,有柑橘、桂圆、荔枝等。市内工业发展迅速,为省化肥生产重要基地。有赤水天然气化肥厂、华一造纸厂、赤水气矿、赤水黑碳厂、造船厂、轮船公司等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,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分布区,旅游资源十分丰富,有“千瀑之市”、“桫椤王国”、“楠竹之乡”的美称。为中国楠竹重点产地。桐赤、赤合等公路经此。辟有赤水河国家风景名胜区和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古迹有官渡崖刻、石鹅嘴摩崖造像、葫市摩崖造像、三合水石窟寺、天恩桥、水道场及官渡宋墓。县南元厚为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第一渡之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明堂

    ①西汉元封二年 (前109) 建,在今山东泰安市东。《汉书·武帝纪六》: “秋,作明堂于泰山下。”②帝王宣明政教、祭祀祖先神灵的建筑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5:“周明堂,明堂所以正四时,出教化,天子布政之宫

  • 大洼

    ①即今辽宁大洼县(大洼镇)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海城县图:西有大窪。旧属盘山县,1975年于此置大窪县。②即今辽宁昌图县西北大洼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昌图府:大洼“在府城北八十里

  • 武牢山

    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3柳州府: 武牢山 “在怀远县 (治所在今老堡乡) 南一十五里。高拔险峻”。

  • 东兴堤

    三国吴筑,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,与巢湖市相接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恪传》:“初,权黄龙元年迁都建业,二年筑东兴堤以遏湖水。后征淮南,败以内船,由是废不复修。恪以建兴元年十月会众于东兴,更作大堤,左右结山

  • 车道岘

    亦作车道岭。在今甘肃定西县西北,与榆中县毗连。《明史·邓愈传》:洪武三年(1370),“以征虏左副将军从大将军出定西。扩廓(帖木儿)屯车道岘,愈直抵其垒, 立栅逼之,扩廓败走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安定

  • 荆州府

    元至正二十四年 (1364) 朱元璋改中兴路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江陵县 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)。洪武九年 (1376) 属湖广布政司。辖境约当今湖北巴东、长阳县以东,监利县以西,远安,枝江

  • 大眼营

    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连山县:大眼营“在县(治今县东北太保镇旧城村)西。地名上章峒,防草峒、大小眼及贺县上下均峒、咸石等山贼”。

  • 萝塘

    在今江西安福县西南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古市镇名。在今江西省安福县西。北宋时曾于此置巡检司。

  • 区水

    即今陕西延河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申山,“区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河”。

  • 盘堤 (隄) 县

    西魏改南五部县置,属武阳郡。治所即今甘肃文县东北五十里临江乡。北周移治葭芦城(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七十里白龙江东岸)。隋属武都郡。唐属武州,大历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