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裕陵

裕陵

①金显宗陵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十五里大房山云峰山麓。

②明十三陵之一,位于长陵西北四里石门山下。为明英宗朱祁镇之陵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东。

③清高宗乾隆帝弘历之陵。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清东陵中孝陵西侧。


在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内。是清乾隆帝陵寝。始建于乾隆八年(1743年),历时数十年。陵南为重檐九脊的圣德神功碑楼,楼四角各竖华表,高十余米。石雕麒麟、狮子、马、象、文臣武将等共八对翁仲,分列神道两侧,往北依次为牌楼、神道碑亭、隆恩门、隆恩殿、方城明楼等建筑,与各帝陵相同。地宫进深54米,落空面积372平方米,全部石构拱券式。内有明券、穿券、金券,各为长方形,使地宫成“主”字形状。金券有石制宝床,中央是乾隆帝的棺柩,旁为二皇后、三贵妃灵柩。明券顶浮雕“五方佛”,穿券两壁雕“五供”。金券东西壁雕佛像和八宝图案,经文用梵(古印度字)蕃(藏文)两种文字阴刻,达3万余字。建筑之壮美、工艺之精湛皆居清陵之冠。今开放供游人参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箬铺

    亦名柏叶铺。即今湖南望城县西南白箬乡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:白箬桥“在善化县西五十里”。

  • 东上旗

    俗称巴汗俄尔札萨克旗。即和硕特东上旗。在今青海祁连县、门源回族自治县、海晏县三县交界处。后迁今乌兰县东南。

  • 合兰洲

    在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西北海中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龙穴洲“在新安县西北。……又有合兰洲,与龙穴对峙,两洲相比,多生兰草,故名”。

  • 南屯河

    即今四川南江县东之神潭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南江县: 南屯河在 “县东二十余里。源出巴山,经两河口入巴江”。

  • 丽水节度

    唐南诏后期改镇西节度置,治所在丽水城(今缅甸克钦邦伊洛瓦底江东岸的达罗基)。辖境约当今缅甸英多以北地区。宋大理改腾冲府。公元8世纪中南诏阁罗凤开拓西部置镇西节度,治镇西城(今缅甸曼昌,一说今云南盈江县

  • 北关

    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海州:北关在“州(治今海州镇)北五里。或云,南宋时筑此,据险戍守,以保障州城。绍兴末,魏胜败金人于北关,是也”。②在今台湾省宜兰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台湾府》:

  • 白石原

    亦名西原。在今甘肃灵台县西北梁原乡一带。《元和志》卷3良原县:“石原,在县西南,即所谓良原也。”《寰宇记》卷32泾州良原县:白石原“其原起自县西南三十里,东下三十里,分为两原:一在南三十里,更名良原;

  • 铁壁关

    ①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麻城县 “长岭关” 条下: “铁壁关在县西四十里。亦设险处。嘉靖中议置戍兵以遏群盗。今为鹅笼山巡司。”②在今云南陇川县西部境外,洗帕河内的瓦兰岭下。明万历二

  • 大会山

    在今安徽绩溪县西北六十里,西接旌德县界。为黄山余脉,雄据群峰西北。高耸特出,众峰环峙,宛若大山聚会,故名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绩溪县:大会山在“县西五十里。高耸特出群山之上,晴霁时陟其巅,可以远望太平、

  • 山溪河

    即今湖北阳新县西三溪河。为长河(富水)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兴国州:山溪河“在州西八十里。又茅田河在州西南九十里。皆汇诸山之水,注于长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