衣锦寨
在今江西兴国县东北境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又名衣锦乡,在今江西省兴国县东。属赣州府。明于此置巡检司。
在今江西兴国县东北境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又名衣锦乡,在今江西省兴国县东。属赣州府。明于此置巡检司。
乌鲁木齐城(迪化城)简称。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。清王定安《湘军记》卷19:同治九年(1870),阿古柏“潜勾马仲自吐鲁番共攻妥明。妥明乞降,帕夏仍令为清真王,踞守乌垣”。
在今湖北京山县南。《水经· 沔水注》:溾水 “出竟陵郡新阳县西南池河山,东流径新阳县南,……又东南,流注宵城县南大湖,又南入于沔水”。
即小酉溪。在今湖南沅陵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辰州府》:酉阳水“在沅陵县西二十里。源出小酉山,东北流入酉水”。
又作封隅、封禺。封山、嵎山的合称。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。两山相去仅三里。《国语· 鲁语下》: 防风氏在虞、夏、商为汪芒氏,“守封嵎之山”。封山和嵎山(亦作隅山、禺山)的合称。在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南,两山相
①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七十六里宝塔山。宋《咸淳临安志》卷24余杭县:“安乐山在县东二里。高一百五步,周回五里。耆老云:钱氏之子于此筑庵,养疾而愈,故号安乐。”②又名合江山、少岷山、笔架山。在今四川合江县
又作宁川卫、安州卫。明洪武十二年(1379)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。后废。
南宋置,属广南西路。治所在福州 (即今云南广南县)。民国 《广南县志》: “特磨道,夷语也。…… ‘特’ 为拉,‘磨’ 为牛,‘道’ 即回转,盖其义为拉牛回转。” 辖境约当今云南广南、富宁两县地。元至
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汝州:沛公垒“在州东北大刘山南。汉高入关时驻此。世祖西征,亦尝驻焉。故山有大刘、小刘之称”。
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治所在四会县(今广东四会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四会、广宁、怀集等市县地。贞观八年 (634) 改为浈州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四会县(今广东四会市)。贞观八年(634年
明隆庆初改隆庆左卫置,属万全都司。治所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永宁。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)废。明隆庆元年(1567年)改隆庆左卫置,治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永宁。清顺治七年(1650年)省入永宁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