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蔷薇河

蔷薇河

在今江苏东海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海州: 蔷薇河在 “州治 (今海州镇) 西一里。东北通北海,西北通赣榆,南通新坝,直抵淮阴,内接市河入州城。先时漕运由此入淮,北场盐课亦从此达安东(今涟水县)。后以潮汐往来,旋浚旋塞。《志》 云,河源出州西北百里之羽山,过州北八里独树浦,达石湫河。其石湫河在州南二十里,旧时州境之水,多汇于此以达海”。


在江苏省北部。古因两岸遍生野蔷薇花而得名。西起新沭河,向东北流经赵臬、张湾、大浦等地,汇入临洪河,到临洪口入黄海。新沭河开凿前,沭河的水大部借道蔷薇河入黄海。长约50余千米,河宽70~100米,流域面积1819平方千米。具排灌、航运之利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丰邑

    ①简称丰。亦作酆。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。周文王灭崇国置丰邑, 自岐迁都于此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既伐于崇,作邑于丰。”《史记·周本纪》:西伯“伐崇侯虎。而作丰邑,自岐下而徙都丰”。后武王

  • 耳锣山

    又作耳罗山。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蒙自县:耳罗山“每风雨雷电自山峰中起,年必大丰,土人以为验。东有仙人洞,四面石壁悬注,如钟鼓然”。

  • 三门山

    ①在今河北武安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56武安县:“三门山,县西北八十里。山有三足,峻峙如门。”②在今浙江象山县南三门湾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海县:三门山“在县东二百五十里海中。海舟出入必经之所,今设兵

  • 轩游宫

   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豫灵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阌乡县:“有轩游宫,故隋别院宫,咸亨五年更名。”

  • 南路道

    1913年置,属福建省。治思明县 (今福建厦门市)。辖境约当今福建大田、德化、安溪、同安、厦门以东,德化、仙游、莆田以南地区。1914年改为厦门道。(1)1913年7月置,治营口县(今辽宁营口市)。属

  • 江口渡

    在今广西罗城么佬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天河县:江口渡“在县南二十里。通道所经”。

  • 义门县

    唐武德二年(619)置,为南平州治。治所在今陕西延川县西。四年(621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析延川县置,治今陕西省子长县境内。四年废。

  • 武平场

    五代王闽改武平镇为武平场,属长汀县。即今福建武平县。北宋淳化五年 (994) 升为武平县。五代闽改武平镇为武平场,即今福建省武平县。属长汀县。北宋淳化五年(994年)升为武平县。

  • 海游岭

    在今浙江三门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海县: 海游岭在 “县南六十里,下有镇”。

  • 深田山

    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北八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高州府》: 深田山 “在石城县西北八十里。连亘一百余里。古木参天,千峰万壑,人迹罕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