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蒙山县

蒙山县

①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置,属蒙山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名山县。以蒙山为名。隋开皇十三年(593) 改为名山县。

②隋开皇十三年 (593) 改始阳县置,属邛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雅安市西。仁寿四年 (604) 为雅州治。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严道县。

③1914年改永安县置,属广西桂林道。治所即今广西蒙山县。取蒙山为名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

④1946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费县北部地析置,治西荆埠 (今山东平邑县东南西荆埠)。因蒙山为名。1952年撤销,并入平邑、费县二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魏置,治今四川省名山县。属蒙山郡。隋开皇十三年(593年)改名山县。(2)隋开皇十三年改始阳县置,治今四川省雅安市。为雅州治。大业三年(607年)改为严道县。(2)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设。1942年由费北、费东二县合置,治今平邑县西荆布。1952年撤销,划归费县、平邑二县。(3)今县名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、大瑶山东麓。属梧州市。面积1274平方千米。人口19.6万,10.7%瑶族。辖6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蒙山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蒙州“取州东蒙见山为名”。因治附近有蒙山,山下有蒙水,居民姓蒙,故名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分荔浦县置隋化县,属始安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改隋化县为立山县,又于县置南恭州。贞观八年(634年)改蒙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蒙州为蒙山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蒙州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废蒙州,以立山县属昭州。元属平乐府。明洪武十八年(1385年)废立山县入荔浦县。成化十三年(1477年)置永安州,治今址。清因之。1912年改永安州为永安县。1913年属漓江道。1914年改永安县为蒙山县。属桂林道。1949年属平乐专区,1958年属梧州专区,1971年属梧州地区,1997年属梧州市。地形以低山为主,周围群山环抱,西部为大瑶山,中、北部腹地为蒙山盆地。有湄江及其支流流经境内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玉米、甘薯、甘蔗、大豆、木薯、蚕茧为主。矿产有金、银、铜、铝、锌、铁、重晶石等。工业有制糖、染织、松脂、制药、缫丝、造纸、水泥、食品等。321国道经此,并有公路通昭平、金秀等。名胜古迹有太平天囯建号封王遗址、汉晋古墓群及鳌山宝塔、龙潭瀑布和茶山湖游览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巴城湖

    在今江苏昆山市西北二十里,西通阳澄湖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昆山县:巴城湖,“《志》云:其地有古巴城,又有巴王冢,湖因以名。西接包湖,东连雉城湖,今包湖、雉城湖大抵为平陆”。

  • 慈涧镇

    ①北周置,为军镇。即今河南新安县东南二十四里磁涧镇。《周书·韩盛传》: 兄德兴,历官“通洛、慈涧防主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5新安县: “慈涧故镇,在县东南二十里。周武帝保定六年置。武德三年讨王世充,前军镇

  • 洋梓镇

    即今湖北钟祥市东北洋梓镇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3 《乡镇》: “洋梓镇,在 (钟祥县) 城东北二十七里。”在湖北省钟祥市中北部。面积403平方千米。人口5.7万。原此地多梓树,洋者广也,故名。镇人

  • 东屯

   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镇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21引《舆地纪胜》云:“(夔州)城东有东瀼水,公孙述于水滨垦稻田, 因号东屯。东屯之田,可得百许顷, 稻米为蜀第一。”唐诗人杜甫寓夔州时居此,写了不少咏

  • 轵县

    秦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南十二里轵城镇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初复置,属怀州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入济源县。古县名。本战国魏邑。西汉置县,治今河南省济源市东南。《史记·文帝本纪》:文帝元年

  • 二十里铺

    ①即今山东潍坊市东南二十里铺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潍县东有二十里铺。民国《潍县志稿》卷6:二十里堡街“距城二十里”。②即今河南荥阳市东二十里铺乡。民国《续荥阳县志》卷1:县城东有二十里

  • 通计县

    五代前蜀永平元年 (911) 改什邡县置,属汉州。治所在今四川什邡县。宋复改什邡县。

  • 黄金采

    西汉鄱阳县地。在今江西鄱阳湖区南山附近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豫章郡鄱阳县: “武阳乡右十余里有黄金采。” 颜师古注: “采者,谓采取金之处。”

  • 铁冶厂 (廠)

    在今河北遵化市东南六十里铁厂镇。元置冶铁于此。明宣德中移至松棚峪。正统三年(1438) 复置于此,万历中废。

  • 团宝寺

    一作团宝寺场。即今湖北利川市东四十里团堡镇。清光绪《利川县志》卷7《坊市》:“县东四十里曰团宝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