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清雍正五年(1727)中俄《恰克图条约》后,以恰克图旧市街归俄,于其南边界内别建新市街,称买卖城。即今蒙古国色楞格省阿尔丹布拉克。这是当时中俄交往通商要地,库伦办事大臣所属驻扎恰克图司员亦驻此。②旧
①在今湖南安化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3长沙府:仙山“在安化县(治今梅城镇)东北六十里。两峰对峙,各有仙迹,人称之为大仙、小仙”。②在今越南永富省北部。《元和志》卷38交州平道县:仙山在“县东北十三里。
在今江西会昌县北八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乾隆三十年 (1765) 裁。古镇名。在今江西省会昌县北。明宣德年间置巡检司于此。
在今福建南安县北三十二里杨梅山东南麓。宋建。有山门、大雄宝殿等。有洗心泉、缓步径、芭蕉阪、山月楼四景和晴窗晓日、花坞晚霁、薜萝凝烟、北牖凉风、苔阶浥露、山楼夜月、石窦鸣泉、空庭蕉雨八趣。民国间福建省佛
明置,属遵化县。为长城关隘之一。在今河北遵化市东北五十里洪山口 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遵化县: 洪山口关 “有城,其内为松棚营”。
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三合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新宁县(今台山市)西有三合旧墟,其东南有三合新墟。
在今山西乡宁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12昌宁县: 倚梯城,“累石为之,东北两面据岭临谷,西南两面俯眺黄河,悬崖绝壁百余尺,其西南角即龙门之上口也。以城在高岭,非倚梯不得上,因以为名。城中有禹庙。后魏孝文
云峰山又名文峰山。在今山东莱州市东南十五里。石刻多在突出岩石的侧面,大小不一,形态各异,由山麓到极顶零星分布,共三十余处。大多为北魏书法家郑道昭手书。据《魏书·郑道昭传》 载:道昭字僖伯,少而好学,博
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直河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钟祥县 “塘港关” 条下: “府西北十五里有直河关。今亦名池河关。……有官兵戍守。”
1928年析郑县城区置,属河南省。治所即今河南郑州市。1931年裁入郑县。1948年复置。1954年为河南省会。简称郑。在河南省中部偏北,北临黄河。省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 7446 平方千米(市辖区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