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心山
在今内蒙古河套北。《新唐书·论弓仁传》: 神龙三年 (707),“为朔方军前锋游奕使,时张仁愿筑三受降城,弓仁以兵出诺真水、草心山为逻卫”。
在今内蒙古河套北。《新唐书·论弓仁传》: 神龙三年 (707),“为朔方军前锋游奕使,时张仁愿筑三受降城,弓仁以兵出诺真水、草心山为逻卫”。
在今黑龙江省虎林县东北,为乌苏哩江支流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虎林厅:乌苏哩江“又北纳七虎林河,合阿布沁、小大木克、独木、外七里星河,入饶河”。
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:“丹水又东南流注于丹谷。”《魏书·孝庄纪》:北魏永安三年(530),“(源)子恭仍镇太行丹谷”。其后,“尔朱兆寇丹谷,……源子恭奔退”。均此。在今山西省晋城市东南
①西汉惠帝四年(前191)置,属左冯翊。治所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二里,俗名迎冬城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池阳县注引应劭曰:“在池水之阳。”因名。汉建池阳宫于此。西晋属扶风国。北魏为咸阳郡治。北周建德中废。②
古岛屿名。即今印度尼西亚班达群岛。以产肉豆蔻著名,故亦称肉豆蔻群岛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有专条记述。
唐天宝七年 (748) 改会昌县置,属京兆府。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。北宋大中祥符八年(1015) 为避玉清昭应宫名,改名临潼县。古县名。唐天宝七载(748年)改会昌县置,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。属京兆府
①十六国石赵改中丘郡置,治所在今河北内丘县西十里。北魏省入柏人县。②北魏太平真君二年 (441) 置,属赵兴郡。当在今甘肃宁县、正宁二县境。北周废。
清置,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西北音钦屯。清西清《黑龙江外记》卷2:“齐齐哈尔西北四十里,有喀喇屯,……屯稍北即因沁屯,旧时楚勒罕在此。”
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北一百二十四里大屯乡大屯山麓。为清代彝族诗人、土司余达甫的庄园。建筑为三重殿式,砖木结构。青砖院墙高约5米,有六座碉楼。正面门楼庄严,东侧有轿厅,西侧有花园及蒂莲式鱼池。整个建筑仿唐代
唐都长安私家园林之一。在长安城东市南安邑坊 (今陕西西安市)。本为司徒兼侍中马燧宅园,贞元末,其子畅献第为奉诚园。
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置,属尹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北大湟江口。《元和志》 卷38皇化县: “因县东一里皇化水为名。” 大业二年 (606) 废入桂平县。唐贞观七年 (633) 复置,属浔州。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