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茅坪镇

茅坪镇

原名茅草坪。简称茅坪。即今贵州锦屏县东北茅坪镇。1932年置镇,后废。1984年复设茅坪镇。


(1)在湖北省秭归县东南部、长江南岸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06平方千米。人口7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周家湾,人口3万。因地势较平,昔日多茅草,故名。1949年为秭归县第七区。1955年改为茅坪区,1958年改置茅坪公社,1984年改区,1986年置茅坪镇。1991年县人民政府由归州镇迁此。长江流经北部,东南部有茅坪河汇入长江。主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豆类、油料作物,特产柑橘、茶叶、油桐、木梓等。有建材、造纸、皮件、农机、刺绣等厂。为县东部农贸集市。有公路南接318国道。(2)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北部。面积374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茅坪铺,人口3000。原名猫坪,为苗族聚居之地,后改名茅坪。明弘治中设茅坪巡检司,清设铺递,名茅坪铺,故名。1949年属清平、清润乡,1958年属土桥公社。1984年置茅坪镇。1995年蒋坊、大古二乡并入。产稻、花生、西瓜、柑橘、木材、楠竹、生漆。特产竹笋、猕猴桃。有水泥、红砖、竹木加工等厂及水电站、农场、林场。设有圩场,为县境第三大集市。隆龙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金塔林、清风洞。(3)在广东省平远县中东部。面积58平方千米。人口 7170。镇人民政府驻茅坪,人口310。旧称麻村,因盛产芝麻得名。明代中叶成村,初以茅草盖房,故称茅寮坪。建国后简称茅坪。原属东石公社,1978年析东石、热柘地设茅坪公社,1983年并入东石区。1987年析置茅坪乡,1993年设镇。属低山丘陵地形。主产稻,并产薯类。“锅笃茶”、“天门岌茶”有名。有煤、钴、锰等矿,并有耐火石和石灰石开采、水电等行业。东梅公路经此。(4)在贵州省湄潭县西南部。面积86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,其中苗族人口330余。镇人民政府驻土槽村,人口 3580。昔为草地,故名。1932年置毛坪、水井乡。1954年改为执政乡。1958年建茅坪公社,1984年改设乡,1992年置镇。属低山丘陵地,境内较高山峰有观山坪、凤凰山、燕子顶等。山地多林木。产油菜籽、烤烟、中药材。是湄潭南部重要农贸集镇。黄桂公路经此。有川洞溶洞群风景。(5)在贵州省锦屏县东北部、清水江畔。面积41.2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相传为清水江畔茅草坝子,故名茅草坪,简称茅坪。1932年置茅坪镇。1942年改乡,1984年复置镇。1992年并入三江镇,1996年置茅坪镇。清水江流经。主产稻、油菜籽,并产杉、松、楠竹、天麻、杜仲。为县内重要农贸集市和木材集散地。有公路通县城,清水江可通航。(6)在陕西省洋县东北部。面积300平方千米。人口 8100。镇人民政府驻茅坪街,人口570。镇以驻地名。唐武德年间已称茅坪。1949年设茅坪乡,1961年设公社,1984年复设乡,1996年设镇。主产稻、玉米、油菜籽,盛产木材和中药材。为当地农林产品集散地,有公路通县城。(7)在陕西省白河县中部。面积120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茅坪街,人口690。昔日河滩茅草丛生、地势平坦,故名。1949年设茅坪乡,1958年设公社,1984年复设乡。1996年与南岔乡合并设茅坪镇。主产玉米、小麦、稻,盛产柿子、核桃、油桐、龙须草、生漆、茶叶、烤烟。有农机、麻加工和榨油等厂。有公路接汉白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南关

    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甘州府》:山南关“在张掖县东北四十里人祖山口。明嘉靖二十七年,巡抚杨博置,关城四面凡二十丈有奇。城濠三面、凡三丈有奇”。

  • 西疆

    即今新疆旧时的别称,指祖国西部疆土。清末钟镛(广生)著《西疆备乘》亦称《新疆志稿》。旧时对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别称。因地处国境西部,故名。

  • 雁荡山

   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。主峰海拔1056米。沈括 《梦溪笔谈·杂志》: “温州雁荡山,天下奇秀,未尝有言者。” 至北宋太平兴国初僧全了栖止此山,建灵岩寺,山始显名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5温州: 乐清县有 “

  • 平滩堡

    明成化二十二年(1486)置,属靖虏卫。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九十里平滩堡村。后废。

  • 匐延都督府

    唐显庆三年 (658) 以西突厥处木昆部置,属北庭都护府。治所在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。8世纪前期废。唐显庆二年(657年)以西突厥处木昆部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一带。辖境

  • 拜星图泉

    在今内蒙古固阳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茂明安》: 拜星图泉 “在旗南十五里。源出哈拉海图山,西南流会昆都伦河”。

  • 五通口

    在今湖北黄陂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黄陂县“沙武口”条下:“县西南四十里又有五通口及小河口, 皆引流达江。”

  • 黄陵寨

   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应山县: 黄陵寨在 “县东二十五里。其相近者曰平康寨”。

  • 崟原丘

    一作岑原丘。在今河南巩义市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 (巩) 县北有山,临河,谓之崟原丘。其下有穴,谓之巩穴,言潜通淮浦,北达于河。”

  • 沙窝集

    在今河南杞县西南沙沃乡。清乾隆《杞县志》卷4:沙窝社(驻地沙窝集)“距城三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