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阳
一作武阳。战国魏地,在今河南叶县东南。《史记· 魏世家》: 无忌谓魏王曰,“秦叶阳、昆阳与舞阳邻,听使者之恶之,随安陵氏而亡之,绕舞阳之北,以东临许,南国必危,国无害乎”? 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: “舞阳故城在叶县东十里。”
古邑名。又作武阳。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省叶县东南。
一作武阳。战国魏地,在今河南叶县东南。《史记· 魏世家》: 无忌谓魏王曰,“秦叶阳、昆阳与舞阳邻,听使者之恶之,随安陵氏而亡之,绕舞阳之北,以东临许,南国必危,国无害乎”? 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: “舞阳故城在叶县东十里。”
古邑名。又作武阳。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省叶县东南。
①西汉置,属济阴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五十里。景帝封梁孝王少子买为侯邑。东汉和帝封梁商为乘氏侯。西晋属高平国。南朝宋废。②北魏太和十二年 (488) 置,属济阴郡。治所即今山东菏泽市。取汉故乘氏县
在今江苏溧水、高淳与安徽当涂三县间。《寰宇记》卷90升州溧水县:石臼湖“西连丹阳湖,岸广一百六十余里。北枕横山,东连廪丘山”。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8:石臼湖“纵五十里,衡四十里,四连丹杨湖,湖中有军山、
即今湖北武汉市西北蔡甸区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汉阳府 “百人山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府西南八十里有尉武山。相传唐武德初,尉迟恭与朱粲战处。”
①北宋置,属会稽县。即今浙江嵊县北三界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越州会稽县有“三界镇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嵊县:三界市“在县北六十里,即会稽之三界镇也”。明成化中割属嵊县。东汉永建四年(129)至隋开皇
一作百口塘墟。在今广东连平县西南七十里百叟村,南接新丰县。明移长吉巡司于此。
即今河北井陉县西南十四里南张村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0井陉县图: 东有南张村。正太铁路在此有支线通凤山 (称为凤山支线)。
即今安徽祁门县西南三十里塔坊乡。明万历 《祁门县志》 卷4 《乡市》 有塔坊村。
即今福建建阳县东盖竹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贺齐传》: 建安八年 (203),“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,邹临六千户别屯盖竹,同出馀干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晋齐王开运元年 (944),南唐将查文徽击建州,“自建
即今江苏如皋市东南林梓镇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如皋县东南有林梓镇。在江苏省如皋市东部、通扬运河畔。面积59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林梓,人口 6500。古称高阳荡,明初因梓树成林,改今
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思南县东南。明洪武二十六年 (1393) 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思南县东南。属思州军民安抚司。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