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溪
①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松阳县:竹溪“在县南七里。源出竹岭,南流经横山下, 又东南注于松溪”。
②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徂徕山下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一》“徂徕山”条下:“又有竹溪,唐天宝中,孔巢父、李白、韩准、裴政、张叔明、陶沔尝结社于石峰,号竹溪六逸。”
集镇名。在浙江省嵊州市西北部,西近诸暨市。竹溪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600。清时称苦竹溪,以溪得名。1949年后改今名。村依山沿溪。产茶叶、毛竹。有潜水泵、纸箱、藤器等厂。嵊诸公路经此。
①在今浙江松阳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松阳县:竹溪“在县南七里。源出竹岭,南流经横山下, 又东南注于松溪”。
②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徂徕山下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一》“徂徕山”条下:“又有竹溪,唐天宝中,孔巢父、李白、韩准、裴政、张叔明、陶沔尝结社于石峰,号竹溪六逸。”
集镇名。在浙江省嵊州市西北部,西近诸暨市。竹溪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600。清时称苦竹溪,以溪得名。1949年后改今名。村依山沿溪。产茶叶、毛竹。有潜水泵、纸箱、藤器等厂。嵊诸公路经此。
在今浙江奉化市南鲒埼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奉化县: 鲒埼镇在 “县东六十里。以鲒埼山名。宋置寨。元改为巡司,后废。明初复置”。清后期废。
又名镬底潭。在今江苏吴县东南车坊镇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长洲县“陈湖”条引《防险说》:“陈湖旷野之区,湖西八里有镬底潭,可以控扼,亦谓之车坊漾。”明王鏊《姑苏志》卷10:车坊漾“漾比诸湖为深,故
在今四川冕宁县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2台登县: 胡浪山 “下有司马相如定西南夷桥,桥孙水以通邛、笮,即此水也”。
①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)置,属西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北。一说在今河南信阳市西南。后废。②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晏州。治所在今广西象州县东。贞观十二年(638)属象州。大历十一年(776
明洪武三年(1370)置,在今广东南海市北官窑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“金利砦”条:三江巡司“在侧水村, 本名三江寨”。
唐置,属羁縻筠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西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四川省筠连县西南。属筠州。后废。
在今广西横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宁府》:六嘉井“阔二尺,深三尺,濆出沙泥中,色味清冽,绕村数百家,随取随足。酿酒尤佳,乡人珍为酒泉”。
在今江西进贤县北一百里。明正统初置巡司于此。后废。在今江西省进贤县北。明置巡检司于此。
唐置,属蓬莱县。即今山东栖霞县治。金天会二年(1124)伪齐刘豫于此置栖霞县。在安徽省灵璧县中西部。面积155平方千米。人口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疃,人口 2500。以自然村“杨疃”得名。1949年设杨
即今浙江嵊泗县西海中黄盘洋之滩浒乡 (滩浒山)。《郑和航海图》 有滩山、许山。后合而为名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定海县: 滩山 “在昌国故县北海中。又有册子、长涂、三姑、许山等山。……与嘉兴、松江海防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