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竟陵县

竟陵县

①秦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。一说在今钟祥县西北九十里丰乐镇附近。西汉元狩二年 (前121) 改属江夏郡。西晋属竟陵郡。南齐为竟陵郡治。南朝梁废。

②北周改霄城县置,为竟陵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北天门市。隋属沔阳郡。唐为复州治。五代晋天福初改为景陵县。《茶经》 作者陆羽为竟陵县人。


古县名。(1)秦置,治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北。东晋移治今潜江市西南,西汉初属南郡,元狩二年(前121年)改属江夏郡。西晋元康九年(299年)改属竟陵郡。梁末废入霄城县。(2)北周置,治今湖北省天门市。唐曾为复州治所。五代晋天福初改名景陵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婆黎国

    即婆利国。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。《宋书·天竺迦毗黎国传》: 元徽元年 (473),“婆黎国遣使贡献”。

  • 硖口堡

    北宋置,属怀德军通峡砦。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。后废。

  • 养苗溪

    在今贵州岑巩县西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思州府: 养苗溪 “洞出岩洞中,有巨石障流,土人架木槽引以灌田”。

  • 赵佗城

    ①指赵佗扩建南武城后的番禺城而言。在今广东广州市内。元 《大德南海志》 卷8云: “州之东,旧有赵佗城古迹,颓垣废垒而已。余襄公诗云‘千载犹存古越城’ 者,即其地也。”②在今广东仁化县北城口镇。《舆地

  • 庙首镇

    即今安徽旌德县西南四十里庙首镇。清嘉庆 《旌德县志》 卷2: 城西南四十里有庙首。在安徽省旌德县西南部。面积91.4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庙首,人口 2580。村西南原有唐将张巡忠烈庙,

  • 南星桥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南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7: “朱桥,旧名南星。” 明成化中建南新关。区片名。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。泛指凤山路、江城路、秋涛路、复兴街、滨江大道相交一带。以桥得名。桥宋时名南新,清改今

  • 景昽

    宋大理置,治所在勐泐 (今云南景洪市东南郊曼景兰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缅甸景栋地区、泰国清莱地区、老挝琅勃拉邦等地。元代废。

  • 固军坝镇

    即今四川万源市南一百四十里固军乡。清时有经制外委驻此。

  • 咸 (鹹)

    子关 在今越南河内市东南海兴省快州西北,为海陆要冲。《明史· 张辅传》: 永乐五年(1407),张辅追击黎季犛军,“至胶水县闷海口,还军。筑城咸子关,令都督柳升守之”。是年夏,陈氏故臣简定复叛,七年

  • 陆陌镇

    清置,属乾州。即今陕西乾县东北上陆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