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秦穆公城

秦穆公城

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南二十五里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 卷19富平县: “秦穆公城在县南三十里。南面、西面崇一丈五尺,东面、北面无墙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昌山

    在今湖北鄂州市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81寿昌军: 武昌山 “在本 (武昌) 县南百九十里。高百丈,周八十里。旧云,孙权都鄂,易名武昌,取以武而昌,故因名山。《土俗编》 以为今县名疑因山以得之”。古山名。

  • 大华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七年(1374)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长顺县南代化镇。后属定番州。清康熙五十七年(1718)裁。明洪武七年(1374年)改大小化等处长官司置,治今贵州省长顺县南代化乡。属金筑安抚司。成化十二

  • 九层楼山

    亦称九层崖。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碧滩北。明代为大藤峡瑶民义军的据点之一。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》:成化初,赵辅、韩雍等率兵镇压瑶民义军,“复督兵追蹑,铲山开路,直抵横石塘及九层楼等山”。

  • ①春秋时纪邑。后入齐。在今山东昌邑市西北三十里瓦城。《春秋》: 庄公元年 (前693),“齐师迁纪郱、鄑、郚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6昌邑县 “訾城”条: “鄑亦读訾,本 一城也。唐武德二年置訾亭县,属

  • 荥阳

    荥一作荧。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。《史记·韩世家》: 桓惠王二十四年 (前249),“秦拔我成皋、荥阳”。秦置荥阳县。(荥xíng) 古邑名。又作荧阳。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。秦置县。

  • 宛州

    ①南朝梁天监五年 (506) 置,治所在河南城 (今河南新野县东北)。寻废。②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治所在南阳县 (今河南南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南阳市及南阳、唐河二县地。八年 (625) 废。

  • 员山

    又作圆山。在今福建漳州市西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“名第山”条下:“又城西南十里有员山,前后望之,分十二面,因名。山有琵琶坂,上为石池。”

  • 慎陵

    东汉和帝刘肇陵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后汉书·殇帝纪》: 延平元年 (106),“葬孝和皇帝于慎陵,尊庙曰穆宗”。同书 《礼仪志》 注引 《帝王世纪》 曰: “在雒阳 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)东南

  • 鄂垒扎拉图

    在今新疆精河县东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3: 鄂垒扎拉图,“准语,鄂垒,高耸之象;扎拉,冠上缨也。相传准夷击服回人,于此加服冠缨,故名”。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11: 鄂垒扎拉图,“乾隆二十一年冬

  • 十万大山

    又称十万山。在今广西上思县西南部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上思州:“南有十万山,上思水出焉。”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防城县:“十万大山在西北。”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》:洪武二年(1369),丘广等讨左江上思州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