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南县
南朝陈置,为石南郡治。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。隋大业初属郁林郡。唐初属南尹州,后属郁林州。建中二年(781)废。
古县名。南朝陈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石南镇。为石南郡治。隋属郁林郡。唐麟德二年(665年)为郁州治,乾封元年(666年)为郁林州治,建中二年(781年)废入兴业县。
南朝陈置,为石南郡治。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。隋大业初属郁林郡。唐初属南尹州,后属郁林州。建中二年(781)废。
古县名。南朝陈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石南镇。为石南郡治。隋属郁林郡。唐麟德二年(665年)为郁州治,乾封元年(666年)为郁林州治,建中二年(781年)废入兴业县。
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)降无为路置,属庐州路。治所在无为县(今安徽无为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无为、庐江、巢湖三市县地。明洪武初废无为县入州,属庐州府。1912年废州为县。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降
在今广东高明市(高明镇)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高明县:古道径营“在县(治今明城镇)北,接高要县界”。
明永乐八年 (1410) 置,直隶后军都督府。治所即今河北涿州市。后废。明永乐中置,治今河北省涿州市。属后军都督府。清顺治九年(1652年)省入涿鹿卫。
①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东南、陕西神木县西北之木伦河、窟野河。为黄河支流。《宋史·夏国传》: “麟州西城枕睥睨曰红楼,下瞰屈野河,其外距夏境尚七十里,而田腴利厚,多入讹庞,岁东侵不已。至耕获时,辄屯兵河
即今广西象州县北运江镇。旧属洛容县,明置巡司于此。
明永乐二年 (1404) 改威隆州置,属建昌卫。治所在今四川德昌县西南大山乡。清属宁远府。后废。明永乐二年(1404年)改威隆州置,治今四川省德昌县西南威弄。属建昌卫。清时废。
在今贵州毕节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大定府》:北镇关“在毕节县北二里北镇山下”。
隋开皇六年(586)改卫国县置,属魏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。大业初属武阳郡。唐初属澶州。贞观初废。大历七年(772)复置,北宋皇祐元年(1049)废。四年(1052)复置,徙治今山东莘县西南观城镇
即今与雅砻江合流以上的金沙江。在四川、云南间。东汉至南朝称淹水。许慎 《说文解字》: “淹水出越巂徼外,东入若水。” 《水经·淹水》: “淹水出越巂遂久县徼外,东南至青蛉县,又东过姑复县南,东入于若水
亦名肯特汗山。在今蒙古国北部肯特省、中央省、色楞格省之间。《清一统志· 库伦》: 肯特山 “在巴彦集鲁克山北”。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约250公里。克鲁伦河、鄂嫩河等发源于此。俗称克鲁伦河发源处为大肯特山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