皖水
一名后河。在今安徽潜山县东。宋王应麟《通鉴地理通释》 卷12: “皖水西北自霍山县流经(怀宁) 县北二里,又东南流二百四十里入大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安庆府怀宁县: 皖水 “在府西。源出潜山,合于潜水。又南至府西石牌市,东至皖口入江,流长三百四十里”。
一名后河。在今安徽潜山县东。宋王应麟《通鉴地理通释》 卷12: “皖水西北自霍山县流经(怀宁) 县北二里,又东南流二百四十里入大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安庆府怀宁县: 皖水 “在府西。源出潜山,合于潜水。又南至府西石牌市,东至皖口入江,流长三百四十里”。
在今河北易县西南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“易水又东历燕之长城,又东径渐离城南,盖太子丹馆高渐离处也。”
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回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3兴国军:“回山在大冶东五十里西塞山之右,山有异泉及飞云洞。《土俗编》云:唐天宝十三年积雨之后,回山之巅忽有飞泉涌出,垂流四百仞。元结名之曰异泉,因为作
①今安徽长江南岸支流青弋江。东汉许慎《说文》: 泠水 “出丹阳宛陵,西北入江”。段玉裁注:“《前志》 宛陵下曰: 清水西北至芜湖入江。按许之泠水,即班之清水。应劭零陵泠道下注引 《说文》 此条,则应氏
清置,属修武县。即今河南焦作市东二十里待王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9作 “待至镇”。谓 “皆以武王伐纣时所经而名之也”。在河南省焦作市焦作市马村区东南部。面积40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《修武县志》:待
亦名戚山。在今江苏沛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》称“县之镇山”。今因采石,山已不存。
东晋咸和六年(331)析海南郡置,属广州。治所在宝安县(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深圳市及宝安县地。南齐移治怀安县(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梁化)。南朝梁改为梁化郡。东晋咸和六年(331年)置,治
①战国燕置。《史记·匈奴传》: “燕亦筑长城,自造阳至襄平,置上谷、渔阳、右北平、辽西、辽东郡以拒胡。” 秦汉治渔阳县 (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三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滦河上游以南,蓟运河以西,天津市海河
①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南。《魏书·世宗纪》:景明元年(500),“东豫州刺史田益宗破宝卷将吴子阳、邓元起于长风”。即此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齐永元二年(500),“军主吴子阳等出三关侵魏,九月,与魏东豫州刺史
亦名白桃川。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郪口乡境。《寰宇记》卷87长江县:“唐上元元年以旧县不安,移在明月山下凤凰川。”
即浮石山。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南二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 1: 确山县 “有确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汝宁府》: 确山“宋以此名县,亦曰浮石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