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石港水
即今江西武宁县西南罗溪河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一》:白石港水“在武宁县西南四十里。源出小流山斜港,又修澧水源出大孤山,长田港源出牛皮洞,邓埠港源出杨港山,杨浦港源出严阳山,俱自县西南北流入修水”。
即今江西武宁县西南罗溪河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一》:白石港水“在武宁县西南四十里。源出小流山斜港,又修澧水源出大孤山,长田港源出牛皮洞,邓埠港源出杨港山,杨浦港源出严阳山,俱自县西南北流入修水”。
清置,属绥化府。即今黑龙江省绥化市东北津河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绥化府: 官商路 “东津河镇赴余庆”。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中东部。面积90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津河村,人口1900。以境
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置,属湖北省。治所在恩施县 (今湖北恩施市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西南部建始、宣恩二县以西地。1912年废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置,治恩施县(今市)。属湖北省。辖境约当今湖
在今湖北巴东县西五十五里。清有把总驻防。
西魏大统十四年(548)置,属直州。治所在宁都县(今陕西紫阳县西北松溪口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紫阳县西北部地。隋开皇初废。西魏大统末升宁都县置,治今陕西省紫阳县西北安家河入汉水处。属直州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
即悉补野的异译。西藏吐蕃王朝建政前的称号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 “祖曰鹘提勃悉野。” 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乃东、穷结等县境。
即乌尤山。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74平羌县: 青衣山 “在县南四十里。导江、沐水、平羌水、岷江水会于山下”。《清一统志·嘉定府》: 乌尤山,“ 《旧志》: 乌尤即青衣山,距州五里,关锁
又名通济桥。即今河北献县北十里臧桥乡。清乾隆 《献县志》 卷 1: 通济桥 “即臧家桥,县北十里。顺治十八年建木桥,长十五丈”。
在今四川万县市南。明正德 《夔州府志》卷3: “溪南井、长滩井俱在 (万) 县南百里。水可煮盐。”
即唐石鼻城。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三十里。《宋史·高宗纪》:南宋绍兴十年(1140),“金人犯凤翔府之石壁砦,吴璘遣统制姚仲等拒却之”。即此。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飞来峰下。相传三国吴赤乌二年(239),葛仙翁得道于此。宋《淳祐临安志》卷8引《舆地志》曰:“有石洞, 彻浙江下,过萧山, 有采石乳者, 入其洞, 闻波浪之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