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河县

白河县

明成化十二年(1476)置,属湖广郧阳府,次年改属兴安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白河县西。清初迁治冷水河(今白河县西北冷水镇附近)。康熙二十五年(1686)迁今白河县。乾隆四十七年(1782)属兴安府。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
在陕西省东南部、汉水南岸,北、东、南与湖北省相邻。属安康市。面积 1450 平方千米。人口20.7万。辖9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春秋称锡穴,属麋国。秦置锡县,属汉中郡。东汉建安二十年(215年)属西城郡。三国魏黄初二年(221年)属魏兴郡。西晋太康二年(281年)为魏兴郡治。南朝梁废锡县,西魏增置丰利县,治今县南,兼置丰利郡;并设阳川、熊川二县。北周省丰利郡,省熊川、阳川二县入丰利县,属甲郡。隋属西城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属上州,贞观八年(634年)属均州。北宋乾德六年(968年)省丰利县入郧乡县。明成化八年(1472年)置白河堡,以境内白石河得名;十二年析洵阳县地置白河县,属湖广郧阳府;次年改属金州。万历十一年(1583年)属兴安州。清属兴安府。1914年属汉中道,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9年属安康分区,1950年属安康专区。1969年属安康地区,2000年属安康市。地处大巴山地区,汉水及其支流白石河、冷水河流经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甘薯、小麦、豆类为主。矿产有铁、铜、铅、锌、沙金等,尤以月儿石(即绿松石,古称碧珍)闻名。工业有建材、化工、农机、造纸、酿酒、服装等,皮纸、烙花木筷为传统手工业品。襄渝铁路和汉白、安旬白公路及汉水航道为水陆交通干线。古迹有明代千佛洞、古墓群、岩墓群、古天池、石长城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郫县

    秦于周慎王五年 (前316) 灭蜀国后在郫邑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今四川郫县北一里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周��王四年 (前311), 张仪张若建“郫城,周回七里,高六

  • 蛟门山

    一作鲛门山。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北甬江口外柱门岛。宋 《宝庆四明志》 卷18定海县: 鲛门山在 “县东四十里。一名嘉门山。其山环锁海口,出鲛门则大洋也”。

  • 白河口汛

    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白河乡。清时郧阳府同知驻此。

  • 朱圉山

    一作朱圄山。在今甘肃甘谷县西南三十里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西倾、朱圉、鸟鼠至于太华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天水郡冀县:“《禹贡》朱圄山在县南梧中聚。”《水经·渭水注》:朱圉山“在梧中聚, 有石鼓, 不击自

  • 卡尔孜宗

    一作喀则宗。即今西藏当雄县西南霍若挖怕郎村(喀则)。

  • 什善镇

    在今江西遂川县南二十里。五代时为南唐龙泉县治。北宋明道三年(1034)龙泉县徙治今遂川县,此地仍为什善镇。后废。

  • 白沙郡

    北周武帝时置,属西宁州。治所在台登县(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冕宁县及喜德县部分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北周武帝置,治台登县(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),辖境约当今四川省冕宁县一带。隋开

  • 钟 (鍾) 陵县

    ①西晋太康初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进贤县西北。后废。南朝梁复置,隋初废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属洪州。八年 (625) 又废。②唐宝应元年 (762) 改豫章县置,为洪州治。治所即今江西南

  • 永穆陵

    南宋理宗赵昀陵墓。在今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。

  • 黑谷关

    南宋绍兴中置,在今甘肃西和县南百里。《宋史·吴曦传》: 南宋开禧二年 (1206),吴曦叛,“金人犯西和,王喜、鲁翼拒之。战方急,曦传令退保黑谷,军遂溃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