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水镇

白水镇

①北宋置,属松滋县。即今湖北枝城市东南枝城镇。

②北宋置,属小溪县。在今四川遂宁县东北十里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3遂宁府:伞子山“在小溪县白水镇……环山之民,素以植蔗凝霜为业”。《清一统志·潼川府二》: 白水镇“在遂宁县北伞子山下”。

③民国置,属湘阴县。即今湖南汨罗市南三十里白水镇。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湘阴县图:县东有白水。

④在今江西广昌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建昌府广昌县“东坑寨”条下:白水寨“亦在县南。宋端平中置近泉镇,因名”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⑤即今陕西略阳县北一百三十里白水江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后裁。


(1)古镇名。(1)本白水寨,后称白水镇。在今江西省广昌县南。明、清皆设巡检司于此。(2)宋置,在今湖北省宜都市东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枝江县:“咸淳六年(1270年),移江南白水镇下沱市。”即此。(2)今镇名。(1)在福建省龙海市东南部。面积80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白水,人口 4420。因驻地处九龙江南溪中游冲积地,早期夫妻船(俗称白水船)云集,故名白水营,后简为今名。建国后属海澄县第五区。1958年改称白水公社。1960年属龙海县。1984年置镇。主产稻,并产花生、大豆、龙眼、荔枝、香蕉、柿子、杨梅、柑橘、桃、李、玳瑁茶。特产“白水贡糖”、蘑菇和竹草编织品。有公路北接漳云公路。(2)在江西省吉水县东部偏南。面积103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白水街,人口600。唐代建村,因村南井水晶莹洁白称白水。1949年设白水乡,1957年改白水垦殖场,1984年复改白水乡,1993年改设镇。产稻、大豆、油茶、竹木等。有煤矿及砖瓦、塑料、纺织器材、松香、食品罐头、制茶等厂。白水垦殖场驻此。乌白公路经此。(3)在湖南省汨罗市西南部。面积71.7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白水,人口 3230。镇因水名。1958年设白水公社。1984年置镇。主产稻。有仪表、水泥、电机、化工、制鞋、毛笔、印刷等厂。设有圩场。京广铁路经此设站。有公路接107国道。(4)在湖南省祁阳县中部。面积128平方千米。人口6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白水,人口 5530。因濒白水河得名。明置巡检司。1956年置白水镇,1958年撤销,1961年复置镇。主产稻、柑橘、油茶。国家级油茶低改工程设此。有农机、水暖器材、陶器、绣花、木器等厂。集市贸易活跃,素有“银白水”之称。湘江常年通航,耒祁公路经此。有古码头遗址。(5)在四川省旺苍县西部。面积137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尖场子,人口 1150。清末在境东白水寺设白水乡,因袭旧名。1949年为白水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。1992年白水、麻英二乡及快活乡、枣林乡部分村合置白水镇。产麻仁、核桃、雪梨等。有采煤、塑料等业。部属广旺矿务局白水煤矿等驻此。为县西物资集散地。成普铁路、达广公路经此。(6)在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北部、白水河西岸、白岩山北部。面积79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坪地,人口 2160。镇名以黄果树大瀑布水白如棉的白水命名。1941年置白水乡,1958年并入镇宁县扁担山公社。1961年建白水公社,1984年改乡,1991年置镇。白水河流经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油菜籽、烤烟、生姜及柑橘、黄果、桃、李等。黄果树大瀑布在镇西南3千米处,是风景旅游集镇。贵黄公路、320国道经此。(7)在云南省沾益县东南部。面积353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白水,人口 4420。有清泉流经村子,远望如白色玉带,得名白水。曾名定南堡,明设白水驿。1949年前为白水镇。1950年为沾益县二区。1958年为白水公社,属曲靖县。1963年为白水区。1969年属沾益县,为白水公社。1983年属曲靖市。1984年为白水区,1988年为白水乡。1997年属沾益县为白水乡。2000年设镇。产稻、玉米、马铃薯、烤烟等。特产“白水酸菜”。有白云石矿。盘西铁路支线及贵昆公路经此。王官营有红军烈士纪念碑。(8)在云南省泸西县东北部。面积269.7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亮龙潭,人口 1000。镇以境内白水水库而得名。1932年为泸西县六区。1958年为白水公社,1962年为白水区,1970年复白水公社,1984年为白水区,1987年为白水乡,2001年设镇。产玉米、稻、小麦、马铃薯、烤烟、辣椒、油菜籽。富林木、草地。有小型加工业。有集市。弥师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具茨山

    一名大騩山。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。《庄子·徐无鬼》: “黄帝将见大騩乎具茨之山。” 《水经·潩水》: “潩水出河南密县大騩山。” 郦道元注:“大騩即具茨山也。黄帝登具茨之山,升于洪堤上,受神芝图于黄盖童

  • 凌霄峰

    ①在今江西星子县北四十三里庐山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5南康军: 凌霄峰 “在庐山昭德观之北。岩石玲珑,周回道左,巉岩万状,乔木干霄。前对五老峰如宾客。此山之绝致也。有朋真尼院,依岩而居”。②即凌霄山。在

  • 会川城

    北宋元符二年(1099)筑,属秦凤路。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。金大定二十三年(1183),会州城陷于西夏,侨治于此,名新会州。北宋元符二年(1099年)置,在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南。金为新会州治。

  • 赖镇

    北宋置, 属资阳县。 在今四川资阳市西五十里祥符镇南。

  • 睹 (覩) 虎山

    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新添卫: 覩虎山在 “ (丹行长官) 司西十里。多林木,谓之覩虎大箐”。

  • 寺底镇

    金置,属屯留县。在今山西屯留县东北二十里寺底村。古镇名。即今山西省屯留县东北常村。金属屯留县。明改今名。

  • 老米湾

    明置,属辽海卫。即今辽宁开原市西、辽河东岸丈沟子村。民国《奉天通志》卷74开原县:“丈沟子村西,古为商船停泊之所……开原城西老米湾者是也。”

  • 宿州

    唐元和四年 (809) 置,治所在虹县 (今安徽泗县)。后移治符离县 (今宿州市北符离镇)。《元和志》 卷9宿州: “取古宿国为名。” 大和三年 (829)废。七年 (833) 复置,移治于符离县之埇

  • 双凤镇

    又名双林。别称凤林、凤溪。即今江苏太仓市西北二十里双凤镇。《清一统志·太仓州一》:双凤镇,“相传晋成帝时,耕者斫土皆五色,得一石函,中有石龟二,化为双凤,故以名乡,镇亦因之”。(1)在江苏省太仓市西部

  • 庄凤场

    在今辽宁庄河市境。1924年分庄安盐场增设,设场知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