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理县

理县

1945年改理番县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七十里薛城镇。1953年迁今治杂谷脑,1958年迁治刷经寺,1959年又移治哈拉玛。1960年撤销。1963年复置,驻杂谷脑镇。


在四川省中部偏西北。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。面积4317.03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辖3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杂谷脑镇。明永乐五年(1407年)设杂谷安抚司,治今杂谷脑镇。清乾隆十七年(1752年)改杂谷安抚司为杂谷厅,治今县东北薛城;二十五年改为直隶厅。嘉庆六年(1801年)省茂州之保县入杂谷直隶厅,同改直隶厅名为理番直隶厅。1913年废厅改名理番县,属川西道。1914年属西川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45年改名理县。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茂县专区,1952年属四川省茂县专区。1953年理县由薛城迁治杂谷脑镇。1955年属阿坝藏族自治州。1963年复置理县。1987年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。地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。全境属邛崃山东北分支。杂谷脑河自西北入,东南向再折向东流,左岸纳孟屯沟、热孔河等溪流出境入岷江。属青藏高原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小麦、薯类、豆类为主。云豆为出口商品。苹果、花椒、核桃著名。有农机、木材加工、食品等工业。成阿公路经此。有成阿公路筑路纪念碑及清建筹边楼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楚邑。在今安徽淮南市西北淮河北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五年 (前517),楚子使還射城州屈,复茄人焉”。古邑名。在今安徽省凤台县东淮河北岸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五年(前517年):“楚子使薳射城州屈,复

  • 金河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阳寿县置,属云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北中滩乡哈拉板申村大黑河东岸古城。一说在托克托县西南之沙拉湖滩附近。以金河 (今大黑河) 为名。二十年(600) 改属胜州。后废。唐

  • 涌口

    亦作浦口。古涌水入江处。在今湖北洪湖市西境长江北岸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 (涌)水自夏水南通于江,谓之涌口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义熙六年(410),刘道规讨桓谦,“檀道济先进陷陈,谦等大败。谦等

  • 孤石山

    在今新疆巴楚县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引贾耽 《四夷路程》: “谒者馆又六十里至据史德城,龟兹境也,一曰郁头州,在赤河北岸孤石山。”

  • 义山

    ①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宜兴县:义山“在县东八十里。东临太湖,西抵县南六十里之垂脚岭,入(浙江)长兴县界”。②在今江西永新县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09吉州永新县:义山“在县东南二十

  • 纳坝镇

    北宋置,属射洪县。在今四川射洪县北十里。《元史·杨文安传》:至元元年(1264),“宋兵攻潼川,行省命文安赴援,败宋师于射洪之纳坝,斩获甚众”。

  • 幙山

    即今安徽泾县东北三里象山。下临幕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泾县: 幙山在 “县东三里。相传左难当与铺公祐相持于此,故垒尚存。其西有两峰最高,与县西响山相对,如门户然,为县治拱卫”。

  • 张芝山镇

    即今江苏通州市(金沙镇)西南三十八里张芝山镇。清光绪《通州直隶州志》卷1:东南“三十五里曰张芝山镇”。在江苏省通州市南部、通吕运河两岸。面积30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张芝山,人口 660

  • 使君滩

    ①在今湖北宜昌县西长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夷陵州 “流头滩” 条下: “使君滩在州西百十里大江中。或曰益州牧刘璋使法正迎先主于此。一云杨亮为益州刺使经此覆舟。故名。”②在今四川万县市东二里长江中。《

  • 即墨

    战国时齐邑。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南六十里康王城。《元和志》卷11:“城临墨水,故曰即墨。”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威王召即墨大夫……封之万家。”《乐毅传》:燕将乐毅“下齐七十余城,唯独莒、即墨未服”。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