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满山
在今湖南溆浦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溆浦县: 渡满山 “岩峦层叠,势如波浪”。
在今湖南溆浦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溆浦县: 渡满山 “岩峦层叠,势如波浪”。
西魏废帝三年(554)置,属光迁国。治所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。北周保定二年(562)改为永清县。古县名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析房陵县置,治今湖北省保康县西。属光迁国。北周保定二年(562年)改永清县
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高邮府置,属扬州府。治所即今江苏高邮市。辖境相当今江苏高邮、兴化二市及宝应县境。1912年改为高邮县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降高邮府置,治高邮县(今江苏高邮市),辖境相当
秦离宫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秦始皇三十一年(前208),“始皇为微行咸阳,与武士四人俱,夜出逢盗兰池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渭城县注:有“兰池宫”。秦置,在今陕西咸阳市东。秦
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南。清爱必达 《黔南识略》 卷26威宁州: 南海子 “亦名石海,又名草海子,在城南门外。春夏水涨,弥漫数十里,远望若海”。今为天然淡水湖,水域面积达45平方公里。
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 铁山堡 “嘉靖二十八年筑,万历二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。……嘉靖中为寇残毁,复加修葺,遂以铁山名之”。
即今河南汤阴县南二十四里宜沟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9彰德府汤阴县 “伏道店” 条: “宜沟驿,县东五十里,为榻河递运所,皆往来必经之道。”
即热正寺。在今西藏林周县东北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导》 卷4 《寺庙》: “哷正寺,俗名热正寺。”
宋大理置,为教合三部之一,属最宁府。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南六里旧城。元代属临安等处宣慰司。明代置教化三部长官司。
又作拉妥、拉托克、纳夺。治所即今西藏昌都县东北拉多。“拉多”,藏语意为神雷。原西藏地方政府置,治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东北拉多。1960年与昌都宗合并,改置昌都县。
又名太平山、平顶山、品字山。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。民国《兴京县志》卷10:平定山“亦名品字山。以其极巅有水池三眼得名”。峰峦叠嶂,峭壁嶙峋,林谷清幽,为境内名胜。